海口城市更新工作重點之一是構建合理完善的城市路網體系。
3
城市交通發展處于轉型關鍵期
城市交通發展的一般性規律,大致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以道路建設為主的階段。該階段道路建設既要滿足日益增長的機動車需求,又發揮著搭建全市空間骨架,滿足新老城之間聯系的任務;第二階段,以優化路權和規范秩序為主的階段。該階段需要明晰不同道路承擔的功能側重,努力實現快速與慢速分離、客運與貨運分離、公共交通走廊與其他交通走廊分離等任務,并通過公交專用道、機非隔離等手段明確不同交通方式的通行路權,減少交通沖突以提高交通運行效率;第三階段,以優化銜接為主的階段。該階段以軌道交通建設為契機,結合軌道線路和站點優化全市路網、關鍵節點、站點周邊區域的次支路網,實現TOD引導土地開發緊湊利用的目的;第四階段,以需求管理為主的階段。該階段交通設施基本定型,往往通過管理出行需求的方式抑制或鼓勵某種出行方式,緩解道路機動車擁堵,如限制停車位的供給,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收費等政策和措施來抑制機動車過度使用。
海口目前已基本走完第一階段,正處在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階段,快慢交通、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機動車交通與非機動車交通在同一道路空間上的路權劃分和優化交通秩序是本階段的重點。此外,需要高瞻遠矚,提前預謀軌道交通對城市道路網絡銜接、樞紐集散體系、片區路網微循環帶來的機遇。因此,對城市交通治理,要從僅僅重視設施建設,向組織管理和需求引導的方向轉變。
4
提升交通環境街道品質
交通優化作為本次海口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多元的。交通環境的改善,要和城市棚戶區改造、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河道治理、綠道建設等多方面內容相匹配,形成城市更新工作的綜合示范項目。另一方面,交通整治不單單是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解決小汽車的交通擁堵,更要從綜合交通系統的層面,關注行人、非機動車、公共交通等多種出行方式,“全方位增加海口市民出行的獲得感”。作為旅游城市和百萬人口的大都市,海口市的街道不僅僅是車輛通行的廊道,更應該成為老百姓活動和交往的空間,是城市的臉面和客廳,因此交通環境和街道品質的提升,也是本次工作的重點。
海口是海南對外聯絡樞紐城市,也是北部灣城鎮一體化發展中心城市,這一功能有賴于陸海空樞紐建設。美蘭機場、海口港、環島高鐵海口東站等對外運輸節點應按門戶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提升建設。一方面是做好各種換乘設計,與城市交通系統的無縫化換乘是建設的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快速集散干道等設施方便、快捷、可靠的接入樞紐;另一方面,要發揮交通樞紐對城市發展的引領和拉動作用,城市規劃上引導城市功能向樞紐周邊地區集聚。
城市交通方面,要逐步樹立起以綠色交通為主導的交通模式,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海口市交通問題的核心所在。海口需要長遠謀劃以軌道交通為主導的公共交通體系。軌道交通是真正支撐城市框架,引導城市發展,疏解老城區過重負擔的最為有效的手段。目前海口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之中,城市更新交通優化將結合相關的規劃方案,做好銜接工作。
5
構建合理完善路網體系
構建層級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路網體系,是本次城市更新工作又一重點。首先需要解決好快速路成網的問題,目前城區范圍內僅海秀快速路一條,向東截止于龍昆路,只有形成網絡的快速路系統,才能真正起到快速疏導機動車交通的作用;第二,均衡分布交通需求,要盡快建立起平行于龍昆路、國興大道等干線道路的平行分流道路,在空間上將需求進行均衡分布,從網絡上減輕上述道路的交通壓力,增加跨江跨河的通道;第三,結合棚戶區改造和綠地建設等項目,打通一批斷頭路,增加次、支路系統的連通性,增加車輛微循環空間,同時為步行和非機動車的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此次工作不是在一張白紙上重新開始的。”周樂說,為解決交通問題,近年來在市政府的統一安排下,來自北上廣等城市的多家交通規劃與設計機構會同海口本地的專業團隊,圍繞海口的交通規劃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包括《海口市十三五期間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文件。“這些成果是此次城市更新交通提升工作的寶貴基礎,我們將把所有方案進行梳理和整合,統一納入此次城市更新大盤子。”目前城市更新交通優化的工作還剛剛啟動,隨著工作的深入,相對系統和具體的方案逐步成型,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將整合為具體的項目庫,隨著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逐步推進實施。對于現有路網中一些由于交通工程設計不完善所形成的通行能力的瓶頸節點,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改造設計方案,可以盡快開展工程措施予以改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