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去年以來,在涼山州喜德縣,全縣170個行政村都辦起了農民夜校。縣里為每個貧困村每年劃撥了一萬元的夜校工作經費,同時還聯系幫扶人員和專家擔任老師,貧困農戶通過學習政策、知識、技術,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省各地創新舉措,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4-06 07:46

    去年以來,在涼山州喜德縣,全縣170個行政村都辦起了農民夜校。縣里為每個貧困村每年劃撥了一萬元的夜校工作經費,同時還聯系幫扶人員和專家擔任老師,貧困農戶通過學習政策、知識、技術,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近日,涼山州昭覺縣灑拉地坡鄉高山村的彝族群眾在用自家新購的旋耕機耕地,結束了用牛馬耕地的歷史。  本報記者 吳傳明 攝

    3月30日,宜賓市興文縣五星鎮。早上8點,天空淅淅瀝瀝飄著雨,但大同村一組貧困戶王宜祥干活的熱情卻沒有受天氣的影響。割草、碎草、拌入酒糟和飼料……不到兩個小時,王宜祥就為自己養的12頭牛做好了“早餐”。

    去年6月,王宜祥用5萬元政府貼息貸款建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牛棚。村里的連天山生態肉牛專業合作社為他買了12頭牛。“要甩掉窮帽子,就靠這牛和我們這雙手了。”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如何增強“造血”功能,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近日,本報記者行走瀘州、宜賓、自貢等地,探尋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新舉措。

    □本報記者 唐澤文 秦勇 黃大海

    借牛還牛

    勞動所得才是硬道理

    2008年王宜祥的父母因病去世,家里欠下十幾萬元的外債。

    “養起牛來,生活就有希望了。”王宜祥算了一筆賬,購買一頭牛7300元,養9個月后,可賣到14500元。刨去飼料等成本,每頭牛能賺4500元。

    “買牛的錢是合作社出的,賣牛的時候再把本錢還回去就行。合作社還為牛買了保險并提供技術支持。”王宜祥說。

    買牛不花錢,這還得從2015年說起。“當時給大同村劃了20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我們把錢投到合作社中,每個貧困戶有8000元到1.3萬元不等的股金,村民享有每年股金5%的保底收入,年底時還會進行二次分紅,合作社還為愿意養牛的貧困戶買牛。”五星鎮人大主席高登奎說。

    “開始的時候貧困戶還不相信養牛能賺錢,只有王宜祥等十幾戶敢養。現在看到有人賺錢了,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都愿意養牛了!”合作社負責人汪啟均說。

    興文縣扶貧移民局項目股股長柴光福表示,下一步要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大同村的產業扶貧模式。

    建檔培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月31日,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銀羅村,楊香俊再次來到這里講授枇杷種植技術。

    “他的課很具有操作性。”李興華是納溪區渠壩鎮雪龍村的貧困戶。他打算在自己剛開辦的農家樂里搞枇杷種植,了解到這里有培訓后,就趕了過來。

    而這次枇杷種植技術課程,就是根據貧困戶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培訓。

    目前,瀘州市已對有培訓和就業愿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調查摸底,制發《瀘州市農村建卡貧困戶勞動者培訓意愿匯總表》。“我們有的放矢,精準培訓。”瀘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瀘州市還建立臺賬,跟蹤每月扶貧培訓的開展情況,及時掌握受培訓貧困戶技能培訓的工種、參培人數、培訓效果等,確保技能扶貧培訓工作扎實開展。

    瀘州市納溪區還專門成立能人講師團,請當地的土專家為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

    3月31日,納溪區的烹飪技巧講師團,就針對跑山雞的做法,專門開展了一場培訓。“清明假期,不少游客將到這里來玩,很多開有農家樂的農戶都想做點特色菜,這次就專門講跑山雞的烹飪。”講師團成員楚幫華說。“我們按照群眾培訓需求和意愿,結合不同地域特點和發展方向,推選本地技術能手、致富能人、模范人物組成能人講師團。”納溪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瀘州市的貧困戶培訓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有近萬人參與全市貧困家庭技能培訓活動。

    搭臺唱戲

    能做的事,都來試一試

    3月30日,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馬安村儼然是一個繁忙的大工地,土地田塊整理調形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農村新居拔地而起,占地50畝的現代豬場即將投入使用。

    “快點,再快點!”63歲的貧困戶范正祥看著自己的易地搬遷新房一天天“變樣”。

    馬安村是富順縣34個貧困村之一。因妻子患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范正祥只好留在家照顧妻子,平時靠種地、養土雞維持生活。

    通過需求梳理,村里搭建一些公益性工作崗位平臺。如今,范正祥干起“村美容師隊”隊長,每天帶領15名貧困戶打掃全村的公共衛生,每月有300元的收入。由于有建房經驗,范正祥還積極參選建房委員會成員,義務為村民的新居建設做質量監督。

    今年的換屆中,范正祥被一致推選為村民小組長。在他的帶領下,馬安村11組流轉土地100余畝種植向陽花。“我流轉了3畝,每年有1800元的收入。”范正祥頗為欣喜。

    生豬養殖是馬安村去年引進的項目。作為產業化生態循環經濟項目,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設占地50畝的家庭養殖農場,預計年出欄商品豬4000頭。村上鼓勵貧困戶通過金融扶貧貸款入股生豬養殖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范正祥貸款5萬元入股,年終可分紅8000元。

    范正祥的生活正一天天改變。去年底,村里辦起了“支部黨校”和“農民夜校”,范正祥經常去聽課,“不能總是‘等靠要’,自己也要努力脫貧致富。”范正祥說。

    記者手記

    用自己的雙手打造“盼頭”

    解決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問題,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也關系到脫貧攻堅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只有解決了貧困戶思想上的問題,才能保證貧困戶被“扶上馬”后不“摔下來”。

    要解決“等靠要”思想問題,關鍵在于讓貧困群眾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夠給生活帶來切實的變化,讓貧困戶的生活有“盼頭”。“盼頭”來了,動力就有了。

    “盼頭”需要建立在自力更生、多勞多得的基礎之上。在這一點上,瀘州、宜賓、自貢三地都找到了突破點。雖然他們的手段各有不同:有的傳授技術,有的產業扶貧,有的鼓勵嘗試多項工作,但殊途同歸,最后的落腳點還是“讓貧困戶唱主角”。

    未來,這些方式如何能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還需要更多人的加入,用“繡花”的功夫深入探索下去。

    ?

    ?

    ?

    ?

    相關鏈接:

    北京通州將建大運河國家公園 實現北運河通航
    馬杜羅稱美洲國家組織對委發動“政變”
    年底前所有房源都要接入國家平臺 一人有幾套房一目了然
    教育部、國家語委:力爭“十三五”期間使所有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達標

    ?

    相關鏈接:
    教育部、國家語委:力爭“十三五”期間使所有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達標
    年底前所有房源都要接入國家平臺 一人有幾套房一目了然
    馬杜羅稱美洲國家組織對委發動“政變”
    北京通州將建大運河國家公園 實現北運河通航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鄧強]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