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7日電 題:內蒙古小伙200天窮游50多個城市 剃光頭發在寺廟當義工
作者 張林虎 陳銘
一個背包、一臺相機、4000元現金……在大學同學都忙著找工作的時候,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90后小伙楊早龍開始了窮游之旅。
在200多天的時間里,他窮游了全國10多個省份、50多個城市。
圖為楊早龍和大涼山的孩子們在一起。 受訪者供圖 攝
“從小就對沒去過的地方充滿想象和期待,想去體驗各個地方不同的風土人情。”說起窮游,楊早龍決心要體驗一種不一樣的人生。
2016年9月,跟父母告別之后,楊早龍開始了自己的環游中國之旅。
新疆、四川、西藏、江蘇、浙江……楊早龍一路上走走停停,基本靠搭順風車行進。一路走來,楊早龍收獲了很多,有感動、有信任、有友情。最重要的是,他還成為了一名義工。
“第一次去大涼山,看見孩子們從小生活在貧困的農村,我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就把自己身上的1000多元錢都給了他們。”楊早龍告訴記者,那些錢是他當時全部的生活費,可是他并沒有猶豫。
楊早龍稱,不管走了多少路,不管路上經歷了什么,都是一種收獲。他說自己窮游的過程要比別人辛苦,他除了要靠自己打工掙路費,還想幫助大涼山的孩子。
楊早龍把大涼山孩子的情況和自己的同學講了一遍,同學們表示愿意每個月出200元進行資助,目前已經有17人加入幫助孩子們的隊伍中。
讓楊早龍尤為記憶深刻的經歷是在甘孜寺做義工。為了在寺廟做義工,楊早龍把頭發剃光,成為一名漢語課講師。“寺里僧人以及當地居民都非常的淳樸善良。”楊早龍說,甘孜有時候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沒有了網絡和城市喧鬧,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和反思自己。
如今,楊早龍回到家中,準備休息一段時間后工作。在他看來,窮游是一種旅游方式,也應適時停下腳步。“旅游回來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未來我會放慢腳步,多學習積累,多陪父母。在有能力的條件下會資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學生,多做公益事業。”(完)
?
?
相關鏈接:
窮游網啟動“負責任的旅行”年度公益行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