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腫瘤醫院,價監局工作人員檢查新上線藥品價格。
昨日零時,一女士帶兒子到北京兒童醫院掛號,她收到的單據上顯示,醫事服務費70元,實交10元,這也是兒童醫院醫改后急診“首單”。
腫瘤醫院,價監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醫院的短信通知平臺。
昨日,方莊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患者介紹簽約醫生。
4月8日,方莊衛生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市民介紹這次醫藥分開改革的情況。
4月8日,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正式實施。6時,北京2605家需要改造信息系統的醫療機構全部切換成功,醫事服務費和435項醫療服務項目以及上千種藥品已全部導入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當天,記者走訪發現,多家醫院開始為預約CT或核磁等檢查的患者辦理退費。
醫院為預約檢查患者退費
早上8時,在宣武醫院門診大廳,懸掛著不少紅色橫幅,宣傳醫改新政啟動。在查費機前,一位女患者表示不明白醫事服務費到底怎么收取,導醫員告訴她,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50元,醫保報銷40元,自付10元。
宣武醫院還增設一個退費窗口。醫院財務處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醫院預估,在3月22日到醫改新政實施前日,有大約200名預約CT及40名預約核磁的病人可能涉及退費或退價差,因此增設退費窗口。
昨天上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磁共振檢查室外,一份關于醫療價格調整的通知貼在墻上,提醒預約在4月8日以后檢查并交費(850元)的患者,持收據到MR一室辦理簽字退費手續。
在影像診斷科,一名患者做腰椎核磁平掃檢查,按新價格400元交費,比原來的850元省了450元。
醫院影像診斷科負責人介紹,共有160名患者提前預約核磁共振檢查并交費,院方已經逐一發短信或打電話提醒他們,到醫院辦理退費。按照新政,他們將獲得退款450元或250元。
醫院藥品采購價公開可查
昨日,在網上登錄“北京市醫藥陽光采購綜合管理平臺”,已可以查詢到各類藥品的采購情況。
其官網主頁上有一個深藍色圓標,寫有“公眾查詢”。點后彈出產品查詢頁面,選擇輸入產品名稱、生產企業、批準文號等信息后,便能進行查詢。
記者在產品名稱一欄中搜索“阿托伐他汀”,發現平臺上共有14種此類藥物,其商品名、劑型、規格、生產企業、采購醫院等均能看到。記者選擇一種10mg*7片/盒的阿托伐他汀鈣片,點擊最右的“查看醫院”按鈕,發現北京醫院、北京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等237家醫療機構采購了此藥品,記者查詢數十家醫院,顯示該藥價格均為43.4元。
不過,記者發現,平臺雖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搜索商品名無法顯示的問題。如鹽酸二甲雙胍片又稱格華止,輸入“鹽酸二甲雙胍片”,頁面迅速彈出兩種藥品,但輸入另一個名字“格華止”,卻無相關信息顯示。
在平臺上進行查詢的市民如發現輸入商品名查詢不到藥品信息的情況,并不一定是平臺出現故障,可選擇切換藥品的其他名稱進行檢索。
系統切換過程中價格“就低”
據介紹,醫療機構新舊系統的切換需耗時30分鐘到1個半小時不等。此次對于有急診的大醫院,8日零時至凌晨2時是這些醫院集中進行系統切換的高峰。
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介紹,在醫院進行系統切換過程中,將最大限度保護患者利益,把握一個原則,即切換過程中,患者接受的醫療服務價格一律“就低”。也就是說,在醫院系統沒有完全切換過來的情況下,患者接受的服務項目此次漲價的,也要執行原來的低價。如果接受的服務是降價項目,則必須按照最新的低價給患者結算。
方來英介紹,預計新政實施一到兩周后,基本能夠判定醫療機構整個的服務狀況。到本月底,預計將用一個月的時間來評價這次醫改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考慮系統出現問題的應對。此外,相關部門將連續開展監督檢查。
■ 算賬
治乳腺癌進口藥降價5000元
有醫院測算現有1300多種藥品,藥價平均下降20%
此次參與醫改的所有醫療機構,都取消了藥品加成,并在北京市藥品陽光采購平臺上統一采購藥品。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陽光采購后,藥品平均采購價將下降8%,加上取消15%的藥品加成,總體藥價將下降20%。
醫改首日醫院情況究竟如何?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閆素英表示,醫院現有1300多種藥品,經過具體測算,藥價平均下降20%,與衛計委預估的降價幅度吻合。哪些藥品降價幅度最大?她告訴記者,抗感染藥物等藥價較高的藥物,降價幅度最大,但是慢病患者由于長期用藥、大量用藥,是本次降價受益最大的人群。
那么,具體到慢性病患者個人,究竟能省多少錢?3月25日,77歲的陳奶奶來宣武醫院就診開藥。陳奶奶患有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在醫院開了4盒拜新同、4盒阿樂、4盒倍他樂克,當時花了332.2元。醫改后,拜新同從34.38元降到27元,阿樂由26.28元下降到23.24元,倍他樂克由18.49下降到14.82元,總計260.24元,比之前便宜了71.96元,約為原藥價的22%。
很多需要全自費的進口藥也大幅降價。腫瘤醫院醫務人員拿著一份處方箋介紹,醫生給一名診斷患有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開的4盒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原價13100元,現價降為11659元,降價11%。
她介紹,降價金額最多的藥物赫賽汀(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用于治療乳腺癌),降價約5000元。據了解,以前該藥價格在2.5萬元左右,降幅約兩成。
焦點1 社區掛號
60歲以上老人社區就醫免醫事服務費
據北京市衛計委介紹,隨著此次醫改啟動,在北京城六區114家社區醫院將試行先診療后付費的做法。城六區中東城、朝陽、豐臺、西城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全部參加,海淀和石景山區政府舉辦的衛生服務中心參加。患者到社區醫院就診時,可以先不交醫事服務費,待所有診療活動結束后統一繳費,以改善患者就診體驗。
豐臺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區所有社區衛生機構內的醫生,不論是專家、主任醫師還是普通主治醫生,醫事服務費都只按照普通門診收費,對醫保患者來說只需自付1元錢,60歲以上的北京老人免收1元的醫事服務費。醫聯體模式下的三級醫院專家到社區機構坐診,也將統一按照社區衛生機構的收費標準執行。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所有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北京戶籍老人均免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的個人自付金額。
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閆素英稱,由于社區醫院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低于大醫院,預計來大醫院掛號開藥的患者比例會降低。
焦點2 社區開藥
所有社區都可開兩個月慢病長處方
去年7月,市衛計委、市發改委等多部門出臺文件,提出滿足條件的四類慢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今后可在社區開具兩個月的長處方,這意味著相比此前處方最多只能開具1個月,患者在開藥上可少跑腿一半。去年,長處方在部分社區醫院試點,隨著醫改正式啟動,該項政策昨日終于落地,今后符合條件的慢病患者,在北京所有的社區醫療機構,都能開到長處方藥品。
家住方莊的劉奶奶今年64歲,糖尿病史長達20多年,并有高血壓等其他慢性病。幾年前,劉奶奶就在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平時上社區看病取藥,步行只需5分鐘,但由于社區沒有胰島素與格華止,因此她每月都要坐車去北京醫院開藥。而從昨日開始,劉奶奶不僅能在社區買到胰島素與格華止,而且一次能開具兩個月的藥品。
方來英表示,長處方落地后,能方便患者就醫,讓患者更愿意留在基層看病開藥,進一步促進分級診療。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琤琤認為,兩個月長處方讓患者少跑腿,也能減輕醫生工作量,緩解基層全科醫生人手緊張的問題。
而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將兩個月的藥品帶回家可能存在困難。昨天,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表示,將運用互聯網和物聯網手段,開展長處方藥品免費配送到家服務。簽約居民在就診交費后,處方經藥師審核無誤即可回家等候配送。醫藥公司專業人員將在48小時內將藥品配送到家,配送流程在居民手機APP上可實時查看、全程追溯,簽約醫生可通過手機APP對患者進行相關藥事服務。
焦點3 試點醫院
5試點醫院將從“藥價洼地”中解放
此次全面推開的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曾經歷約5年的試點。2012年,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相繼進行醫藥分開試點,取消藥品加成。
衛生部門對5家試點醫院長達4年的跟蹤評估顯示,醫生用藥行為更趨合理,藥占比下降,患者就診(門診/住院)藥費負擔呈現較為明顯的環比下降趨勢,試點成效顯著。然而,由于藥價相比其他醫院更加低廉、且藥品種類比基層醫院更加豐富,試點醫院形成了“藥價洼地”,吸引了很多患者前來醫院開藥。
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回憶,朝陽醫院在2012年9月參與試點,此后,“藥價洼地”逐漸顯現出來。以肝腎移植患者為例,接受移植手術后,患者往往要開幾千元的藥品,“比如6000多的處方,我們醫院取消了藥品加成,比其他醫院可能便宜900元,患者會算這個價錢,有一部分就會來朝陽看病開藥。”她說,由于價差的存在,不少慢性病、常見病患者也來朝陽掛號,無形中占用了醫院的醫療資源。
不過,隨著醫改的正式啟動,所有公立醫院都取消了加成,便抹平了“洼地”。她認為,試點醫院將從藥價洼地中最終“解放”出來。“第一天就診人數比較平穩,和往常沒什么區別,等患者意識到所有醫院藥價都一樣了,這個現象會減少。”
北京同仁醫院宣傳部門負責人也表示,現在“藥價洼地”被填平了,專門來開藥的患者預計會有所減少,未來大醫院將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疑難病癥,這體現了大醫院、大醫生的價值,更能體現同仁醫院的技術含量。
■ 行動
市發改委 7個月專項檢查將嚴查價格違法行為
211家醫院順利切換新收費系統
4月8日,全市價格主管部門組成85個檢查組,對211家醫院檢查發現,4月8日凌晨各醫院都順利完成了新舊收費系統切換,新政策執行平穩,明碼標價執行總體到位。
核對醫院進購藥品單據
昨天上午,在同仁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一組價格執法人員檢查了醫院內告示牌的價格公示情況,在掛號機、物價藥品綜合查詢機上查詢了藥價公示情況及依據,并核對了醫院的藥品進購單據。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檢查的重點是醫療機構是否按時準確執行醫改新政,是否按規定執行明碼標價與收費公示制度,醫事服務費、435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是否執行政府指導價,銷售藥品是否實行零差率。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4月8日,全市價格主管部門共出動222名檢查人員,組成85個檢查組,重點檢查211家醫療機構新政策執行和價格公示情況,并現場隨機詢問了近百名患者。檢查發現,當天凌晨各醫院都順利完成了新舊收費系統切換,新政策執行平穩,明碼標價執行總體到位。患者對新政策知曉率和理解率較高。有患者表示,雖然醫事服務費增加,但是藥品和CT、核磁檢查收費感覺下降明顯。
專項檢查將持續半年
據悉,從昨天起到4月22日,市、區發展改革委與市、區衛計委、人社局、食藥監局等部門將組成聯合檢查組,形成合力開展綜合監管工作。
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專項檢查時間將一直到10月31日,做到持續檢查不間斷,對全市參加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醫療機構實施全覆蓋檢查。
市發改委還將進一步加大價格監管力度,保持12358價格舉報熱線24小時暢通,依法受理群眾價格投訴舉報。
A04-A05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戴軒 沙雪良
A04-A05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李飛
?
?
?
?
相關鏈接:
建一流品質省會都市圈 海南優先推進海口國家新區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