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林子(化名)怎么也想不到,72歲的母親竟成了保健品營銷的受害者。林子在某事業單位工作,他的母親是退休教師。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揭秘“坑老”的保健品:騙局幾個套路 屢試不爽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4-10 08:54

      在寧夏銀川,一處保健品展臺通過向老年人免費發放各種小禮品,獲得了領取人的姓名、電話、患病癥狀、詳細住址等信息。新華社記者李然 攝

      林子(化名)怎么也想不到,72歲的母親竟成了保健品營銷的受害者。林子在某事業單位工作,他的母親是退休教師。本以為一家人的工作與生活經驗足以抵擋騙子的花言巧語,然而在銷售人員的花言巧語和重重攻勢下,母親還是為保健品掏出了5萬多元。

      山東青島的陳女士同樣沒想到,60歲的父親以這樣的方式告別人世。因為自覺被保健品營銷公司欺騙,老人在海邊自溺身亡。一段時間來,這一事件頻頻被提及,成為保健品銷售“惡果”的鮮活事例。

      由保健品營銷引發的家庭悲劇,近年來頻頻上演,保健品銷售亂象屢禁不止。如何規范和有效監管保健品市場,不再讓老年人成為騙局的受害者,已然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騙局

      幾個套路 屢試不爽

      “先是免費辦講座,還給老年人送花生油、送雞蛋,把他們‘穩住’后就開始推銷所謂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林子說,雖然自己跟母親苦口婆心地勸了好多次,還拿出權威媒體的報道,然而母親還是被“套路”了。

      陳女士的父親則是被保健品公司免費旅游的幌子蒙騙了。2013年以來,該公司以買保健品送旅游等名義,騙老人買了近6萬元的保健品。去年4月,公司又承諾帶老人和他的老伴去西安、巴厘島等國內外城市旅游,但保健品買了,旅游的承諾至今沒有兌現。

      記者梳理發現,以會議、講座等形式銷售保健品已成為行業內的“標配”推銷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相同的招數,向老年人變相推銷高價保健品。與此同時,隨著老人的警惕性提高,一些新的招數也應運而生,但萬變不離其宗。

      其一,是以“免費牌”吸引上鉤。保健品公司在先期推銷時通常會采取發放免費日用品、贈送藥物、免費義診等方式,放長線釣大魚,給老年人制造不花錢就能看病、得實惠的假象。有的企業打出送100個雞蛋的口號:第一次領10個雞蛋,第二次帶人來給20個雞蛋,第三次30個,第四次40個……以此“套牢”老年人。甚至有銷售人員稱,利用大數據的方法統計發現,一個顧客被成功轉換,只需要52.7元錢。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保健品銷售現場的火爆景象,其實是精心策劃的營銷噱頭。騙子利用各種頭銜對自己進行包裝,然后夸大產品效果,運用“送禮物”“返利”等手段引誘老年人掏錢購買。一些老年人貪圖便宜參加活動,隨后就會以“溫水煮青蛙”方式上當受騙。

      其二,是以“專家牌”強力洗腦。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所謂的專家做宣傳,通過專家講座、專家義診等形式,打消老年人的顧慮。

      為了宣傳保健產品的效果,講座人往往被冠以國家高級營養顧問、軍醫老專家等各種頭銜。為了讓老年人對產品深信不疑,講座者在宣傳方面大做文章,為產品銷售做足鋪墊。有媒體調查發現,所謂專家,有的竟然是賣保健品店主,經過一番包裝,“大忽悠”變成了“大專家”。而在“義診”過程中,這些騙子經常憑空捏造出一些病癥,嚇唬老年人自掏腰包買高價保健品。

      其三,是以“親情牌”騙取信任。一些保健品營銷人員采取“溫情攻勢”,通過各種“話術”與老人拉近關系,一旦獲得老人的聯系方式、家庭情況等信息后,會表現得非常熱情,不斷對老人們噓寒問暖,關心老人的疾病,通過逐步的交流來騙取老年人的信任。

      老人

      認知不夠 關懷不足

      “家里人勸也勸過好多次,可母親就是不聽。還認為我們不關心她的健康,只惦記她的錢。”林子說,和母親幾次“交鋒”下來,自己成了壞人,騙子反倒成了好人。

      而在青島的案件中,向保健品公司索賠的老人說:“開會時,有的人買少了,他們就說,你看誰誰一買都買好幾箱,你就買這幾盒,讓我們覺得丟人。這么一說,有些人不好意思就多買了。要不然,業務員就跟著到家里繼續做工作。”

      保健品銷售亂局頻發的背后,是中國日益加深的老齡化現狀。據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而在上海,目前老年人口數量已接近總人口數量的1/3。這給健康產業創造了機遇,也讓不少人看到了謀財的“機會”。

      保健品銷售騙局中,老年人為何總是“受傷”?對此,專家學者歸納了多方面的原因。多重因素疊加,造成很多老人在健康恐嚇、利誘、情感攻勢等營銷手段面前缺乏抵抗力,甚至心甘情愿被“忽悠”。

      從身體方面來看,大部分老人身體機能下降、活力減退,更容易患病,很多人也抱有“少生病,給子女減輕負擔”的想法。與此同時,隨著身邊老友的離開,出于對死亡的恐懼,老年人往往更加關注健康。因此,在保健品銷售中,不法分子往往會編造或夸大老人病情,宣傳保健品的治病效果,利用老人的恐慌達到銷售目的。

      從認知能力來說,隨著認知能力的退化,不少老年人的知識結構跟不上社會發展節奏,辨識能力不足。由于信息處理能力較弱,在突然獲取大量新信息的時候,往往選擇盲從。在接受信息時缺乏批判精神,對于所謂“權威”的專家聲音更是深信不疑。一旦觀念形成,很難再去信任和聽取不同聲音。

      此外,老年人面子觀念比較重。研究發現,老年人自尊心比較強,渴望獲得認可與贊許。還有一些老人因為從眾心理,覺得大家都買了,自己不買就落伍了

      更重要的是,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關懷不足,給了違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子女不在身邊,防范意識變弱,缺乏親情關懷,使老人極易中招,陷入“溫柔陷阱”。

      國家老齡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老年家庭空巢率已近50%,有的大中城市甚至達到70%。有專家表示,長期和兒女分開或者被親人疏忽,造成老人情感饑渴。他們對于交流和被關懷的心理訴求很難得到滿足。一些兒女覺得“自己說話父母聽不進去”,某種程度上也是交流不足造成的。一些老人在推銷人員那里獲得了表面上的尊重與呵護,特別容易降低對風險的警惕性。

      破局

      監管入手 多方共治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保健食品生產企業2600多家,從業人員600多萬人,產值超過3000億元。巨額產值的背后,暴利促使一些企業和個人不斷升級推銷手段,雖然有關部門從嚴監管,但保健食品亂象仍難絕跡。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認為,保健食品處于食品和藥品間的真空地帶,優于普通食品的功效聲稱,低于藥品級別的市場準入。“爭議”和“混淆”的長期存在,使保健食品成為了帶病前行的巨人。

      有業內人士認為,低成本、高利潤是銷售者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銷售保健品動輒收益上萬甚至幾萬元,而一旦被查處,罰金僅幾萬元,威懾作用不足。此外,監管體制的不完善也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不少企業抱著“撈一把就走”的想法攪亂市場,只要沒人舉報、無人追究,便可“悶聲發大財”。

      劉學聰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資源和力量捉襟見肘。從產品準入看,審評部門不到20名編制人員,每年需要面對近6000個產品的技術審評。從市場監管看,職能實行屬地管理,礙于機構改革的調整,各地專業的保健食品監管人員數量在減少,監管能力在下降,與實際的監管需求嚴重不符。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認為,保健食品亂象與行業風氣有關聯,由于一些中小企業和批發、零售商利欲熏心,導致保健食品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這些無序競爭、沒有底線的企業是行業的攪局者,若不清理出局將影響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保健品市場亂象,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正在蓄力之中。上個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表示,《保健食品功能目錄和原料目錄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標識管理辦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批準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等管理制度已完成征求意見,將在近期發布。

      其中,即將公布的《食品安全欺詐行為查處辦法》,把以網絡、電話、電視、廣播、講座、會議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列為食品宣傳欺詐,在對生產經營企業處罰的同時,將對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對此,有專家表示,監管部門應當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對保健品營銷活動進行密切跟蹤,嚴防各種違規宣傳。同時,對涉嫌以欺詐、誤導等手段進行營銷的,應當依法追究責任。此外,應大力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對假劣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以及虛假夸大宣傳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列入“黑名單”。

      避免讓老年人成為保健品過度消費者,子女的作用同樣關鍵。專家建議,子女和社會要多關心空巢老人群體。子女的關愛也是重要的保健品,不能讓騙子代替行孝。要幫助老人提高鑒別真偽的能力,避免輕信、誤信;要鼓勵老人多參加科學的健康普及活動,以正確的方式養生、治病;要常回家看看,避免讓老人感到孤單,讓不法分子乘虛而入。

    ?

    ?

    相關鏈接:

    保健品詐騙業務員太“體貼” 老人知受騙仍不愿報警
    一老人4年買近10萬元保健品 發覺被騙投海自盡(圖)
    “要命”保健品子女是第一道防線
    投海老人的遺書和他的保健品之殤

    ?

    相關鏈接:
    投海老人的遺書和他的保健品之殤
    “要命”保健品子女是第一道防線
    一老人4年買近10萬元保健品 發覺被騙投海自盡(圖)
    保健品詐騙業務員太“體貼” 老人知受騙仍不愿報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萌萌]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999视频| 中文字幕a∨在线乱码免费看| 欧男同同性videos免费| 午夜dj免费在线观看| 贵妇的变态yin乱|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中文字幕23页| 日本道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神宫寺奈绪jul055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女人被男人狂躁免费视频| 国产a一级毛片含羞草传媒| 69视频在线看|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中文|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公的大龟慢慢挺进我的体内视频|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porn在线精品视频| 小小的日本三电影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乱码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国产在线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