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這樣兩則關于“不文明”的新聞:在上海地鐵,有幾名外國人自帶桌子酒杯大肆吃喝,地鐵方回應稱,沒有處罰規定,只能在道德方面教育批評。在冰島斯奈山半島,疑有中國游客用石頭擺出“中國”兩字,引來當地民眾與外國游客不滿。
同樣是不文明現象,但在不少人看來,中國游客的不文明有些司空見慣,關于外國游客的不文明,則有些大跌眼鏡。這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外國游客身上的標簽就是“高素質”,所以,哪怕是地鐵吃喝的新聞出現后,一些人第一反應就是試圖為其辯護。但對待中國游客,馬上就變成了另一種畫風,即“低素質”,在大眾印象里就是劣跡斑斑的,以至于同樣是不文明行為,中國游客馬上遇到的就是一通指責,言必稱“丟人丟到國外去了”。?
認為外國人素質高、中國人素質低,這是再典型不過的區別對待。因為就具體不文明程度而言,中國人能在地鐵上吃喝,外國游客也同樣能做到這個份上,如果認為不文明的外國游客是少數群體,同樣就沒有理由認為不文明的中國游客是大多數。做出不文明之事的,只可能是個別群體、個別人,也只能就事論事來對待,而如果這樣來看,在地鐵上吃喝的素質可能比用石頭擺字更差勁。因為地鐵禁食是世界通行的規矩,在外國人的老家想必也不能例外,明知如此還一意孤行,這是惡意挑戰規則;而用石頭擺字,可能只是無心之失,因為并沒有像地鐵禁食一樣的規則,明確禁止擺弄石頭。?
更進一步,用不文明現象來推論素質的差異,也并沒有道理。素質這個詞很抽象,很容易泛化,有時候忽略了很多具體原因。拿共享單車這件事來說,破壞雖然多,但原因極其復雜,有些是使用疊加的結果,有些只是意外,完全不能用“素質論”做總結,關鍵還是單車設計有缺陷,不能防范所有壞情況。前不久,有新聞說中國游客在韓國機場亂扔垃圾,配上一片狼藉的圖片,看上去很有說服力,但是據媒體調查發現,登機口附近就是免稅店,垃圾桶少之又少,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缺陷。面對極為復雜的情況,用“素質論”一概論之,其實是在思考上偷懶,而將之歸納為中國人、外國人的不同,更是妄自菲薄的心理所致。?
現在,不少人喜歡道德指責,遇到很多事情不思考,一句“沒素質”撇過去,實際上是很情緒化的做法。至于想當然地推論,給中國人、外國人做二元區分,更可以說沒有根據。先不說素質能不能衡量,假如可以這樣做,也需要建立指標體系,參考足夠樣本。參照現實,中國游客確實有很多不文明行為,但也不要忘了,頻次多是建立在樣本足夠大的基礎上。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中國游客開始走出國門,他們也開始越來越懂得規范自我,這都將導致文明指數不斷提升,中國游客的壞標簽被淡化。?
當然,指出不文明現象背后通常都有具體原因,并非意味著個人可以規避自己的責任,用這些事情作為不文明的借口。面對同樣的問題,人和人之間的表現確實有差異,但只有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素質差異的比較才有意義。對于景區來講,最重要的是通過不文明現象,摸查自身的問題,從源頭上加以應對,減少給人不文明行為的可趁之機。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