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西村的符永俊,能評上‘學習之星’我覺得十分開心,政府非常關心我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幫扶干部還自己帶菜下廚,我們還一起拍了全家福,親如一家人。現在,我有信心脫貧致富。”這是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學習之星”“服務之星”頒獎活動現場,“學習之星”代表符永俊發表的獲獎感言。
記者?史瑞麗 通訊員?吳明林?陳法偉?吳淑邦
學習之星 找到致富路
“因家里兩個孩子患病致貧,人均收入還不到2500元,但鎮里對我們家進行產業、醫療以及教育等方面幫扶。”4月11日上午,獲得“學習之星”稱號的占尊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經過政府幫扶,去年底,他們家已實現人均5600元的收入,實現脫貧。他表達了對政府的感激之情,同時表示要自力更生。“政府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才能過上好生活。”占尊科現在養了2頭母豬,他打算蓋豬舍擴大養殖規模,但缺乏資金,通過脫貧致富電視夜校,他了解到相關的貸款信息,便找到幫扶責任人鎮委書記陳文強,經溝通協調,成功從農商銀行貸到2萬元。說到這里,這位莊稼漢露出了笑容。
當天,符永俊等11人被授予2016年度云龍鎮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學習之星”稱號,林志光等11人被授予“服務之星”稱號。
線上線下 解決銷售難
“您家的雞鴨如果銷售不出去,我們可以幫忙銷售。”云龍鎮在開展脫貧致富電視夜校過程中,積極對接海口市青創會“線上”開展主題為“脫貧致富手牽手,共同創業你我他”活動,“線下”通過“引入消費助脫貧”幫助精準扶貧對象解決種養農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在云龍鎮組織的引入消費助脫貧活動中,一天累計銷售額4萬多元。
不僅如此,在日常的電視夜校節目結束后,還策劃推出有獎問答環節,通過向各夜校學員提問精準扶貧相關知識進行有獎搶答,進一步溫習和鞏固扶貧知識,對答對題目的夜校學員發放小禮品,寓教于樂,讓夜校學員在熟記扶貧知識的同時也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
瓊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昊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視夜校是一個很好的感情交流、技能培訓、供需對接的平臺。瓊山區將進一步總結云龍經驗,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豐富活動內容,把夜校辦得更好。給群眾想要的,為貧困戶扶心扶志扶智,更好助力精準扶貧。
干部群眾 合照脫貧“全家福”
“看!那是我們在村委會一起看扶貧夜校節目的照片!”“咦?那不是上次扶貧干部在我們家一起做飯吃的時候?”“這是我和扶貧干部一起拍的‘全家福’”……在頒獎活動現場,一張張扶貧工作的剪影,吸引許多村民興趣。他們是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的學員,在此之前,他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2016年的貧困戶,但現在他們的身份是2017年的鞏固提升戶。
云龍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3戶170人,至去年年底,實現脫貧43戶170人,完成任務的100%。這一張張照片不僅是大家的回憶,更是云龍鎮黨員干部在扶貧工作中用心用情與群眾搭建的“連心橋”。
自啟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云龍鎮委、鎮政府探索“政府+社會+志愿者”三位一體模式,實施推出“致富一家人+”計劃,創新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讓困難群眾點單、黨員干部跑腿,精心實施“扶心、扶志、扶智、扶貧”四大板塊,通過家人式的溫暖,一張全家福、一頓自帶菜上門與貧困戶一起動手的團圓飯、節日的一聲問候、農忙時的一起勞作,鎮村幫扶干部和幫扶戶都成了一家人,也構建起“菜單式”“情感式”“融入式”精準扶貧新格局。
?
相關鏈接:
海口市龍華區遵譚鎮精準扶貧戶養豬致富甩窮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