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桂芳 周坤鋒
20萬元,可以買車、買奢侈品、租門店等。而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自嘲為“都市農民”,用20萬元做了更有“情懷”的事兒:到郊區租一畝地,翻地、撒菜籽、收拾園子、修剪果樹、澆水施肥……演繹現實版的“我有一畝地,郊區莊園春暖花開”。
他們為何遠離都市去做“農民”?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對他們進行了采訪。
【他們的“情懷”】
1
身份轉換
退休教師郊區租地做“農民”
劉先生是鄭州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師。一生與書本打交道的他,在退休后,萌生了“種地”的想法。
劉先生說,自己患有兩年的哮喘,空氣質量不佳時咳嗽就比較嚴重。后來,他在朋友的私人花園住了半年,哮喘好了。這讓他堅定了遠離都市到農村“種地”的想法。
最終,他選擇在滎陽的一處莊園租用一畝地,租期10年,一次性支付18.6萬元。為此,他把鄭州的一套房子租了出去,加上多年的積蓄,最終租了一畝地。
自從有了這個“菜園子”,劉先生就開始跟著當地村民學習農耕技巧,有時還自己翻閱書籍,揣摩如何給果樹剪枝施肥等。
現在,他拾掇這個“菜園子”已有三年多,每天早晨六點多就到農場來,打太極、遛狗、打豆漿,再到地里摘幾個蘿卜切絲涼拌做早餐,拾掇“菜園子”,給桃樹剪枝等。
三年下來,劉先生的哮喘也好了,身體的各種小不適也都消失了。劉先生說,自己很少待在鄭州市區,“春節期間在市區待了半個月,哮喘就犯了。”
2
夢回桑梓
商人把菜園子打造成“江南水鄉”
59歲的袁先生原本是江蘇人,50多年前跟隨家人來到鄭州,隨后經商。他喜歡侍弄花草蟲魚,在他的家中,花草、金魚、薩克斯是他的三樣寶貝。
“農場就像我的夢一樣,呼喚著我回歸自然,回歸田園。”袁先生說。
2016年年底,他在滎陽一處莊園租一畝地作為“私人農場”,20萬元租用25年,這個價格袁先生覺得很幸運。
自從“擁有”了這個菜園,袁先生就開始琢磨著把它打造成江南水鄉,為了更有詩情畫意,袁先生還親自拉磚、挖溝,在園子里壘出了“小橋流水”景觀。
在袁先生看來,他親自栽種的蔬菜綠色健康。而這片園子的景觀,有自己老家江蘇“江南水鄉”的味道。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袁先生說,現在許多人總是在不停地追逐過去,30歲時后悔20歲沒有做的事,50歲時后悔40歲時沒有做的事。“既然懷念,那就動手去做,去追求。”
現在,袁先生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去“農場”干活,晚上七八點才回家。雖然“農場”離家有四五十里地,可在袁先生看來,這份田園生活很值得“歸去來”。
3
不忘初心
土地被征用后,仍想做老本行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的詩句對于新鄭的左飛(化名)而言,遠遠違背了租地的初衷。左飛是新鄭市的村民,自家的土地在三年前因航空港區建設被征收,隨后他就搬到新鄭市區內生活。
可對于左飛來說,征地補貼的錢用于買車并不劃算,他又沒有更好的營生方式。2016年初,在得知新鄭周邊有莊園對外出租土地后,他在萬鄧路與鄭新路交叉口的一處莊園內租了7分地,租期20年,一次性交付17.8萬元。
左飛說,所租用的地塊里面有一塊空地可種果樹,一個大棚可種蔬菜,還有一間房子用作休息室,這樣的“土地”對于他這個以耕地為生的“純農民”來說感到不可思議。
【觀點】
租地是為了享受“村”的感覺
走在莊園里,“都市農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大家都是一個村的”。
劉先生說,第一次跟著朋友體驗郊區種地,就特別享受。他說當時感到兒時的生活又回來了,人也年輕了。尤其是“都市農民”與“都市農民”之間,你來我地里摘把菜,我去你地里討個花生,不時在一起討論下果樹種養技巧,“那種質樸的、無任何功利心的交流,如同大家都生活在最原始的村莊里一樣,和世外桃源差不多”。
為了“情懷”花費20萬元,值得嗎?劉先生認為“情懷”二字很難用金錢考量。他解釋說,在第一次支付合同費用后,后面并不需要資金投入,即使找農業技術管家,費用也不過三四百元一個月,對于“情懷”真正投入的是“時間和精力”。
鄭州某莊園一名工作人員王輝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注重體驗性是客戶選擇在莊園租地的一個重要原因。
王輝說,在她接待的客戶里,大家對基礎設施、游玩場地、樣板田地較為看重。在她看來,“都市農民”與“都市農民”之間的交流方式自然愜意,這在喧囂的都市生活里難得一見。只要置身“村”里,就會自然而然放松下來。她認為這也是都市人群到郊區“租地”的重要原因。
?
相關鏈接:
系列評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海口5萬余建筑農民工實行實名制 解決拖欠工資問題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海口農民貸款創業熱情高漲
天價彩禮亂象不止:一些農民將女兒看成競價商品
海南參合農民首次在外省享受新農合就醫即時報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