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宗慶后自己提起,很多人并不能將這位著名企業家與南宋抗金名將宗澤聯系起來。
除了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同時也作為宗澤第36代子孫的身份出現在宗氏家譜上。
宗慶后回憶,兒時家里一度貧困潦倒,父親沒有工作,兄妹5個全靠當小學老師的母親的收入維系生活,“經常是有上頓沒下頓”。
但父母對他的教育卻十分嚴格:做人要有志氣,不怕吃苦;做人也要老老實實,對工作一絲不茍;做人更要厚道,不怕自己吃虧。
“做人要有傲骨”、“再窮不能窮志氣”……自強不息、勤奮好學的家族基因,從兒時至今,都激勵著宗慶后以積極的心態與世界打交道。
宗慶后表示,雖從小家境貧困,但他從不覺得低人一等,并且受家庭影響,他也從小培養了愛學習愛看書的習慣。以前上課時看,后來上班時看,即使現在出差,在機場也不忘看書。
宗慶后剛剛初中畢業那時,沒有正式工作,離家前往浙江舟山農場后轉紹興茶場勞動,挖渠、筑海塘、搬磚頭,在農村一待就是15年。
“盡管每天都要長時間工作,但依舊保持著看書學習的習慣。”宗慶后告訴記者,那時候沒別的書看,一本《毛澤東選集》,記不得讀了多少遍,無論是愛國情懷還是管理戰略都對其影響至深,也鞭笞著他在困境中壯志不滅。
“人活著必須要干一番事業。”宗慶后表示自己一直在尋找著這樣一個機會。
1979年,宗慶后回到了杭州,輾轉于幾家校辦企業,靠做業務員、賣冰棍、賣學生文具來謀生,跑遍三江六碼頭;1987年,他實現了自己定下的校辦企業年盈利十萬元的目標;1988年,中國第一支兒童營養液面市,宗慶后為這個“新生兒”取名“娃哈哈”,此后他的“娃哈哈”企業生涯開始了。
當提及家風對女兒的影響時,他表示自己對女兒并沒有特別的教育,無非就是自己的言行感染到了她,耳濡目染,“我女兒也很勤奮”。
除了自強不息,勤奮好學,家國情懷也是宗氏后代來自血液的歷史呼應。
從杭州市人大代表到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將這份“愛國情懷”化為多年來建議獻策的奔走努力中。
記者此次看到宗慶后是在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家風連著社風民風,也連著黨風政風。無論是宗氏后裔宗慶后、人大代表宗慶后,還是企業家宗慶后,他都對杭州的黨風廉政建設有著自己的深刻體會。
“我們絕不去賄賂任何領導,我們都靠市場來解決問題。但是政府需要我們做什么事情,包括扶貧,我們是一直在做的。我們也在不斷發展企業,為地方產生財政收入。”他認為自己真正做到了與政府之間的“親”與“清”。
他表示,以前很多企業辦事情,要請政府吃飯,一晚上可能要吃個三四頓飯,每天喝得醉醺醺回去,“有時候也不是真的想吃飯,但大環境是那樣。現在這個問題很少了。”
除了吃喝之風的遏制,宗慶后還表示在浙江在杭州,政府真正做好店小二提供服務,推行“最多跑一次”,也是企業的福音。
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宗慶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關鍵就是要敢擔當、敢作為,要提高執行力,大膽的創新改革。”
在他看來,中國的市場經濟需要政府引導,但有些事情越到基層越執行不好,要調動基層積極性,在敢擔當敢做事上仍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完)
?
相關鏈接: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這樣談“家風”
向善家風可變現 浙江浦江“好家風信用貸”惠及千戶家庭
丹心書長卷 妙筆傳家風
“農民工代表”周振波談家風家訓:奶奶叫我走正路
迎“三八”?海墾集團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巡講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