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在一些4S店,公務員購買奧迪可享受1%~2%的專屬折扣。折扣的多少,與公務員的類型有關。對此,坊間議論紛紛。
公眾質疑的焦點之一是,此行為涉嫌價格歧視,有違商業公平。對買家平等待之,是每個消費者的基本要求,商家人為地將消費者劃分成三六九等,對某些群體給予特殊優惠,無疑傷害了其他消費者的利益與感情。
不過,平心而論,區別營銷,人們早已司空見慣。根據巴萊特定律揭示的“二八法則”,80%的銷售量來源于20%的消費者,商家據此不平衡原則細分消費群體,推出差異化銷售策略,特別是針對優質客戶設計更多旨在建立品牌忠誠的活動,屢見不鮮,輿論也從未因此嘩然。奧迪此舉,何以激起軒然大波?關鍵在于其優惠的對象是“公務員”。盡管奧迪方面表示,商界、醫療、教育、文體等行業的精英也是其目標客戶,分別給予了不同的優惠政策,但從網絡跟帖看,大家唯獨對“公務員享受價格照顧”難以釋懷。
究其原因,首先,商家“關照”公務員,不利于營造清爽的政商關系。眾所周知,公務員處于社會管理層,掌握著公權力,本該嚴格自律,并嚴格接受各界監督。商家卻將該群體單列一類,給予專門優惠,難免令人生出遐思,疑心商家與管理層暗通款曲。
其次,奧迪在車界屬豪華品牌,廠家也表示,其核心用戶群是收入穩定的中高端階層,“享受優惠幅度較高的目標客戶,是市場份額靠前的”。也就是說,因公務員購買奧迪的多,所以給該群體的優惠大。這無疑會強化人們對這一群體的一個固有認知。即“生存于體制內,工作輕松體面,福利待遇卻相對優厚,甚至享有多種特權”。
再者,公務員購車可尊享優惠,不利于社會價值取向的積極建設。其實,對公務員給予優惠的車企,不僅奧迪一家。而金融業對公務員在授信及貸款額度上亦有“厚待政策”。試想,若更多行業都加入進來,對公務員高看一眼、在價格上照顧有加,只怕“公考”更會擠得頭破血流。
當然,商家的本質是逐利,不能苛求其對種種社會問題負責,但商戰博弈,必須研究商業活動中人與人的倫理關系及其規律。唯有以先進的商業倫理做支撐,才能博得大多數消費者的心理支持,才能獲得最大的競爭性收益。
故此,商家在針對某類消費群體做出特定決策時,需要盡量考慮利益相關方的感受,并盡量將自身商業行為整合到社會協調發展的大系統中去,使自己的求利行為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反之,一不留神,引發輿論詬病,陷入商業倫理困境,終會得不償失。
?
相關鏈接:
大眾汽車擴大召回部分進口奧迪A7、A8L等汽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