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達到1.6萬元
記者日前從海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獲悉,海南省將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目標到2020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突破 1100 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品牌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突破40%;農產品加工業產值、休閑農業營業額年均增長10%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達1.6萬元。
力爭到2020年特色產業形成規模
《意見》提出,進一步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出率。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知名農業品牌,打造區域性主導產業體系。力爭到 2020 年,畝均收益 5000 元以上的特色產業形成規模。
同時,以外海捕撈、近海養殖、水產種苗為重點,推動漁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以港興區,建設美麗漁村。推進立體復合循環生產,發展果林地套種套養、農田立體種養、水域立體養殖、庭院立體種養等,重點利用海南豐富的林地資源、水域資源發展林下生態循環經濟、網箱養殖等。進一步優化天然橡膠布局,適度穩妥調整橡膠產業,著力建設200萬畝優質天然橡膠核心膠園,打造高標準國家天然橡膠基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十三五”末力爭全省五成以上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
《意見》要求,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社示范創建活動,鼓勵農戶間合作經營,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帶動全省50%以上的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切實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
在全省研究探索開展“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工程,即為全省鄉鎮新增勞動力、下崗失業、自由擇業的每個家庭免費培養一名產業工人,重點在特色農業種養殖、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方面開展培訓,使新增勞動力掌握1~2項就業技能和致富本領,實現“培養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方”。
《意見》指出,高起點編制“十三五”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發展規劃,到2020年,高標準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創建一批市縣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落實《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 年)》,劃定 26.8 萬畝南繁保護區,并納入永久基本農田范圍予以重點保護,保證南繁用地需求。籌辦海南南繁科研成果交易會,力爭把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打造成為面向“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級種子展示交易中心。
推進農旅結合,打造生態農業與休閑旅游發展新業態
《意見》提出,鼓勵社會和民間資本投資開發鄉村旅游,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為村民謀取更過的利益。研究探索成立鄉村農家樂合作社和鄉村旅游協會,通過建立長效機制,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將農產品轉變為旅游商品、將部分農村轉變為旅游景(區)點、將部分農民轉變為旅游從業者,以旅游開發帶動農家樂發展和農產品銷售,市縣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
同時,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工藝、休閑垂釣、海上捕撈體驗等,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功能多元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新型業態。通過農旅結合方式,使漁民不離土、不離鄉,進入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工作。
《意見》提出,積極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將互聯網技術貫穿農業生產、服務監管、市場銷售全過程,用信息技術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力爭“十三五”末農產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農村二三產業向市區、縣城、特色產業小鎮及產業園區等集中。
?
相關鏈接:
海南力爭明年底前基本解決國營農場土地確權遺留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