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我國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提到國家安全,很多人會聯想間諜、特工、戰爭等,覺得離自己太遙遠。實際上,“國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衛國家不受侵略”的意思,而拓展到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網絡空間等各個領域,它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那么,作為我們個人來說,究竟該如何維護國家安全?趕快瀏覽下圖,快速get這項新技能吧!
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什么是國家安全?
20多年前,我國曾制定過一部國家安全法,但沒有明確國家安全的含義。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并對國家安全進行了首次界定。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國家安全體系涵蓋11種安全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并首次系統提出“11種安全”。
“11種安全”,即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破壞國家安全的行為有哪些?
像竊取、泄露國家秘密;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或者煽動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境外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等等,這些行為,國家不僅會依法懲治,還要防范和制止!
不觸碰法律紅線!
(一)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
(二)
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等。
生活中我們可以這么做!
(一)
機關單位的電腦內外網不混用;
不在內網專用電腦上使用無線網卡、無線鼠標、無線鍵盤等無線設備以及外單位的存儲介質;
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加強對病毒的防范,不把一些涉密信息隨意發到互聯網上;
(二)
表達愛國行為,腦子要多一根弦,不能被不懷好意的人挑唆,在社交平臺發布不該發的言論和照片。
………………
凡此種種,對于有風險的事情,我們要高度警惕。
(三)
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和線索,均可以撥打國家安全機關“12339”舉報電話進行舉報。(內容來源:新華網、央視新聞、法制日報記者胡連娟/整理)
?
?
相關鏈接:
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