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雖有艱苦,但我蠻有幸福感。”今年37歲的陳娟是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中心小學一名鄉村教師。在鄉村小學任教20年,她一直無怨無悔堅守 “三尺講臺”,把全部身心奉獻給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
人物檔案:陳娟,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中心小學教師,曾榮獲海口市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
陳娟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教育的薄弱落后有著深刻感受。1997年,她從海南臨高師范學校畢業后,毅然回到農村在小學任教。
從文豐小學到群益小學,再到現在的中心小學,陳娟先后在新坡鎮的三所鄉村小學任教過,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從不講任何條件。
2000年9月,因工作需要,陳娟被調入中心小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為了鄉村小學教學質量提升,任教畢業班的她與同事們連續十多年利用課外時間義務輔導學生作業。而陳娟每天從家往返學校的距離達46公里,無論春夏秋冬,她總能七點半之前到校。在陳娟的模范帶頭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教學成績躍上一個新臺階。
“在農村教學中,要特別呵護鄉村學生的心靈,尊重他們的想法,前提是要有一顆大情懷的心。”陳娟說,當看到曾經教的學生考入好的高中,好的大學,進一步深造,她發自心底地為他們高興。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多年來,陳娟先后參加了海口市教育局組織的各類培訓及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遠程培訓項目,業務素質不斷提升。在教學中,她結合在海口市海瑞學校跟班學習一年的教學經驗,主動推進鄉村小學獎勵激勵機制,多次自費為學習有進步、思想有改變的“后進生”們獎勵學習用品等,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多年來,陳娟所教的多名學生在龍華區、新坡鎮語文學科競賽中榮獲一等獎、二等獎,一時在當地傳為佳話。
近年來,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鄉村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硬件設施設備日趨完備,基本實現了網絡化教學。陳娟表示,黨的一系列好政策不斷惠及每一個鄉村孩子及鄉村教師,讓鄉村教育充滿了新的希望。
陳娟表示,她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成就農村孩子的讀書夢,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為脫貧攻堅加油添力。
記者 郭志華
(海口網4月19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小學生過年的壓歲錢怎么花?老師支招:制定支出計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