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村整村推進取得良好效果,村容村貌獲得改善,幸福的斌藤村村民在樹蔭下休閑。
一條3公里長6米寬的主干道、全村已實現戶戶通電、修建自然村巷道143條、村莊實現互聯網覆蓋……一組組數據直觀反映了龍華區新坡鎮仁里村過去一年軟硬件的雙提升,整村推進取得良好效果。
仁里村委會被評定為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村后,龍華區不斷改進扶貧工作,確保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同時引進了石斛種植產業,帶動經濟發展,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整合資金 改善村容村貌
4月18日的午后,仁里村委會斌藤村,煦暖的陽光灑滿整個山村。漫步于村中,這里空氣清新,村道干凈整潔,橄欖樹、石斛等經濟作物隨處可見,整個村莊綠意盎然。
“村道進行了硬化,我們也用上了自來水,日常用電也有保障。”60來歲的村民老李說,去年以來,斌藤村越來越美了,村民們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仁里村地處羊山東南部,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紅色老區。下轄斌藤村等11個村民小組,是龍華區2016年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村。
為切實完成仁里村整村推進脫貧任務,加速推進整村建設,新坡鎮結合仁里村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了《仁里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方案》。
“整村推進,就是統籌安排各種扶貧措施,整合各個部門資源和社會力量,幫扶貧困村脫貧致富。”新坡鎮委書記陳堅介紹,新坡鎮對照整村推進十項標準,去年共整合資金約720余萬元,用于項目建設、產業幫扶、教育幫扶和危房改造等方面,仁里村整村推進取得良好效果。 產業發展 助力村民致富
當天下午14時許,仁里村石斛產業園基地內,自動噴淋設備正在給石斛噴水增濕,確保石斛處于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
種植大棚內,云庵村貧困戶楊小妹正在忙碌著。楊小妹今年40來歲,丈夫林聲明腰痛多年無法干重活,家里4個孩子都在讀書。2015年全家的總收入才8820元,家中僅有的3.53畝農田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去年4月份,政府出資,幫扶楊小妹家購置了12只羊,同時協調安排她到石斛產業園基地打散工,“在基地工作,一天能掙80塊,來得多,掙得多。”楊小妹笑意滿滿。
依托仁里村委會特色資源和生態優勢,新坡鎮引進了石斛種植產業,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農戶不但可以現金入股,擁有符合合作社種植石斛條件土地的農戶,還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權入股。
“我們公司還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石斛產業園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地不定期邀請技術專家開展石斛種植管理技術講座,講解石斛的種植和管理知識,“公司既能掙錢,又能帶動鄉親們脫貧,這樣的合作很有意義。”
目前,仁里村已經組建了3個合作社,入社會員329戶,共種植石斛500余畝,每畝純收益1萬元以上。據預計,2016年仁里村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可達9315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5%。
記者陳小萍 特約記者劉偉 文/圖
(海口網4月19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石山鎮:石斛花開美 細耕盼豐收·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