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5年}樂東丹村:
強黨建 問題村蛻變明星村
“新丹村粉墻黛瓦,屋舍儼然。老丹村碧瓦朱檐,古色古香。村民熱情好客,真不愧是中國美麗鄉村。”4月22日下午,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丹村,游客鄧春錦被新老丹村的不同風情所吸引,連連感慨。
然而,讓鄧春錦想不到的是,丹村曾經是當地的“問題村”。
“以前我們村打架滋事現象嚴重,那時外人都不敢進到村里。”回想起從前,丹村村民謝獻奇直搖頭,不僅治安狀況不盡如人意,老村內人畜混居,加上村民缺乏衛生意識,村容村貌“臟、亂、差”,經濟發展也缺乏動力。
2012年,樂東大力整頓干部作風,發起了衛生整治、殯葬改革、治安整治行動,著力改善民生。這在小小的丹村有著直觀的反映。“2013年,村支書帶頭搬遷祖墳騰出新村的建設用地,房子也是黨員干部帶頭蓋的。”謝獻奇說,丹村黨支部書記謝上強還主動放棄了自家在老村新蓋的房屋,當起了搬家隊伍的“領頭羊”,“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我們搬到新村建起了新家園。”
謝上強說,丹村成立以村黨總支為主體的領導小組,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全體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上黨課,并明確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活動主題,落實了黨建工作經費、活動場所建設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持續加大黨建工作投入力度。
一年多來,丹村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黨員干部與群眾齊動手,清潔家園環境,同時硬化村道,增加路燈、垃圾箱、綠化,并建立了長效機制,處理生活垃圾,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黨員干部戴著草帽一起干,再也沒有在一旁做‘指揮官’的。”謝獻奇說,大家齊心協力搞衛生、抓治安,丹村的環境很快就改善了,“新村實行人畜分流,還建起了保潔隊伍,村子可干凈了。”
環境改善了,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丹村有600年的歷史,保存有很多古跡。”徜徉在鱗次櫛比的老屋群中,北京游客劉泰興趣十足,時不時用手機記錄下自己的欣喜。“為了吸引游客,村子開始定期舉辦文化節,規劃濕地公園。”謝上強透露,美麗鄉村旅游經濟為村子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村民們不僅吃上了“旅游飯”,種植的瓜果銷路也更好了。2016年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00元,比2010年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倍。
下午6時,夕陽如虹,丹村文化廣場上樂聲飛揚,村民楊生勇正和著音樂節奏,舞動著身體。楊生勇愛跳舞,每天下午他都會來到村文化廣場與其他村民一起,跳上幾段。“現在不僅經濟生活改善了,文化生活也更豐富了。”楊生勇說,在村兩委的大力推動下,新村建起了文化室、農村書屋、文化廣場,農閑之余不僅可以看書、聽廣播,還可以和朋友一起跳舞、唱瓊劇,“大家對生活有了更高的期望。”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