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聯盟”23日在西安宣告成立。聯盟旨在開發、整合航天科技教育資源,讓更多中小學生有機會參與科普衛星、北斗導航、探空火箭、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太空機器人、小行星與深空探測、探月工程等一系列航天創客工程活動。
2016年底,中國首顆中學生科普衛星“八一·少年行”升空;2017年4月18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顆衛星“紫丁香一號”上崗。實踐表明,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成為航天“創客”。
另一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作為聯盟成員,將發揮人才培養優勢,與中小學開展衛星等航天器的研制與應用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當日在會上宣布,將啟動“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星座工程”及“中國青少年北斗導航科普工程”。前者組織航天領域相關機構,輔導全國范圍的中小學生全程參與科普衛星的研制與應用,加強中國學生運用航天知識的能力;后者將在全國中小學開展北斗科技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導航專業人才。
作為“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星座工程”的一個例子,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第一中學啟動研制“西柏坡號”衛星暨八一科普衛星02星。
“更多聯盟學校將在未來發射屬于自己的中學生衛星,太空中也會形成中學生衛星星座。”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杰才說,他們愿把在微納衛星研制方面取得的經驗傳授給更多青少年,為中國航天事業培養后備人才。(完)
?
?
相關鏈接:
天舟一號首次采用以太網技術 未來航天員在太空上網不是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