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谷雨時節,在海拔超4500米的長江正源沱沱河畔,寒意尚未退卻,人煙稀少。
長江源首個“牧人生態保護小組”——“班德山牧人生態保護小組”的組長布扎西正在將草場巡護撿拾的垃圾進行分類,之后將不可降解的垃圾送到50公里外的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并在指定的超市換取牙膏、鹽等生活必需品。
布扎西居住在沱沱河大橋上游50公里處的班德山,雖然那里交通不便且天氣寒冷,但班德山一帶卻是雪豹、斑頭雁、藏野驢、藏原羚等野生動物的“天堂”。由于外來人員的進入以及當地牧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草原上出現了一些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威脅到當地的生態環境。
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介紹,生態小組會不定期在各家的草場巡護,清理以及分類撿拾到的垃圾,并將不能降解的垃圾運至青藏公路邊的保護站或綠色驛站進行有效的處置,使草原上看不到外來垃圾。每個生態小組的名稱以自己所在的區域來命名,同時劃定其活動范圍,旨在孵化更多以牧民家庭為主的生態環保小組。
“以前當地牧民沒有環保意識,去外面買的東西用完就丟,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布扎西對中新社記者說,“牧人生態保護小組”成立近三個月以來,動員當地村民每十天巡護草場一次,撿拾垃圾。以前隨地可見的飲料瓶、紙盒子等如今都不會出現在草場上,牧民們看到也會隨手撿起來放進垃圾袋中,最后進行統一分類。
尼瑪多杰是居住在當地的牧民,他說:“以前我們環保意識不高。現在我們跟隨布扎西組長一起去撿拾垃圾,且不定期的將垃圾運送到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不僅用我們的雙手保護了草場環境,還能用運輸的垃圾換取一些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真的特別好。”
“我希望我們家可以作一個榜樣,并影響更多的家庭,組建更多的生態小組。這樣保護的效果更好,保護的區域也會越來越大。”布扎西說。
“牧人生態保護小組”除了帶領其他牧民巡護草場撿拾垃圾外,還與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的志愿者們對當地的村民進行環保宣講,告訴牧民垃圾對草原、水源的污染、對人和牲畜的危害等,以提高環保意識。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源“牧人生態保護小組”自2017年除夕成立以來,已運輸近4000個飲料瓶到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使當地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完)
?
?
相關鏈接:
長江12.5米深水航道效益凸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