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4月23日電(記者李建平)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信息日益龐雜的今天,如何提高閱讀質量,提升閱讀的效果,找到閱讀的樂趣?南京大學教授杜駿飛作為一名資深的讀書人,闡述了自己的閱讀觀。
杜駿飛并不贊同當下“國民閱讀率低”的說法。他認為,互聯網時代,人們習慣于從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上獲取知識、信息,而個人閱讀時間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傳統紙質書的閱讀隨之減少了。但青年一代對信息的占有欲變強了,競爭的焦慮使得他們不斷嘗試通過閱讀來尋求信息資源,紓解生存競爭的恐慌,解決當下問題。每個人的總閱讀量在不斷增大,閱讀類型也日漸廣泛駁雜。
杜駿飛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閱讀率低,而是閱讀質量降低:“碎片化”的淺閱讀成為人們閱讀活動的主軸。長期習慣于“淺閱讀”的頭腦,無法接受需要“深閱讀”的文本。生活節奏變快所帶來的不安定感和危機感,加之“時間經濟”的壓力,使得人們受到的誘惑增多,精力更加分散,很難沉靜、專注地進入閱讀的世界。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精深的,沒有高質量的閱讀,不可能接觸和抵達它們的內涵。”杜駿飛說。
如何有效地閱讀?杜駿飛引用南宋學人的話做了闡釋: “學欲博,不欲雜;守欲約,不欲陋。雜似博,陋似約。學者不可不察也。”讀書學習,一定要視野開闊、涉獵廣泛,盡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但博不等于“雜”,“雜”是缺乏系統性的胡亂讀書,也缺乏目的性和規劃性。另外,讀書除了注重“博”外,還要注重“約”。“約”不同于空疏而淺薄的“陋”,而是說讀書要抓住重點,掌握核心的知識領域和方向,并在這個領域不斷深入下去。
杜駿飛建議,年輕人讀書應聚焦自己的事業領域,對目標知識做同心多元化擴展,并形成系統認識。要識別真正有價值的關鍵書目,作深耕式的精讀,且對核心知識應達到一定的閱讀思考強度。不能浮光掠影,更不能孤陋寡聞。
杜駿飛認為,如果把“用處”當作了讀書的唯一目的,那就把讀書看低了。讀書更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滋養、哺育和陶冶。
?
相關鏈接:
閱讀開啟七彩童年 海口開展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
全民閱讀書香相伴 海口瓊山區開展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海口市2017“全民閱讀?打造書香城市”活動在美蘭啟動
書香氤氳讓城市更有氣質 海口秀英區開啟全民閱讀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