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載人潛水器4月22日在三亞錨地進行全流程演練,為南海今年第一潛做好準備。
工作人員將“蛟龍”號放入水中(在“蛟龍”號載人艙內拍攝)。
這是“蛟龍”號自2013年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在南海下潛作業,時隔近4年后再度與南海親密接觸。從布放下水到回收至“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甲板,“蛟龍”號在水中共停留18分鐘。
“蛟龍”號布放下水。
本次演練任務包括:潛水器全系統浸水功能復核;水面支持系統功能測試,A型架操作手實操訓練;水面支持系統與潛水器本體適配性演練;下潛科學家培訓。
水面支持人員李德威(右)對A型架操作手實操訓練。
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總指揮鄔長斌說,此次演練對設備測試、崗位人員培訓、組織配合非常必要,“蛟龍”號總體技術狀態穩定,各部門配合流暢,完成了既定演練任務,為后續潛次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潛航員傅文韜在“蛟龍”號載人艙內培訓下潛科學家。
參加下潛科學家培訓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張維佳博士說,第一次進入潛水器,非常興奮,熟悉相關設施、了解相關操作,潛航員傅文韜老師還冷不丁考了我緊急拋載逃生的操作。培訓非常實用,期待作業下潛早日到來。
“蛟龍”號回收。
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在南海展開采礦試驗區選址和科學調查,第三航段將在雅浦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展開科學調查,“蛟龍”號將帶領科考隊員下潛深海。
?
相關鏈接:
菲對“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磋商表示樂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