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電子閱讀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改變,閱報欄在很多地方不再受到重視,廣告橫飛、更新緩慢、被車堵占等問題較為普遍。不過,很多群眾還是喜歡街頭閱報的方式,閱報欄仍是他們賴以獲得知識、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
滿是牛皮癬,成了廣告欄
湖北武漢中山公園附近某小區的閱報欄里,開鎖維修、修下水道等小廣告橫七豎八地貼了好幾層,嚴重妨礙人們的閱讀。“今天剛清理了,明天又貼上了,根本防不住!”小區物業人員嚴松很無奈。
在隔壁小區,閱報欄還成了小區衛生的“瘡疤”,貼上的小廣告不用刀子清理不掉,用刀子就會有刮痕。“清理小廣告留下的痕跡,既不美觀,也遮擋了閱讀的視線。”物業人員說。
“之前咱老百姓能從閱報欄上讀到不少重要新聞和實用信息,便民惠民作用不可低估,可現在不是被車擋了就是被廣告蓋住了。”面對著有廣告而無報紙的小區閱報欄,遼寧沈陽皇姑區某小區居民王先生感嘆道。
類似情況在南京也不少見。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旗下某公司工作人員楊榮懷說,一些閱報欄周圍是商業街,人流量較密集,有一些商販打起歪主意,導致廣告在閱報欄上貼得到處都是。前段時間,南京浦口區還出現了冒牌閱報欄,它們在外觀上和正規設置的閱報欄一樣,里面的內容卻大相徑庭:不是市民所需的報刊信息,而是商業廣告。
更新不及時,成了月報欄
據南京市浦口區城管局執法大隊隊員介紹,日常巡視中發現比較多的問題是更新不及時,個別閱報欄達不到一周更新三次的要求。家住南京秦淮區的王大爺經常在小區閱報欄看報,有時遇到一起看報的人還會聊上幾句。在他看來,閱報欄除了有學習和閱讀功能之外,所在之處也是一個小型的社交場所,及時更新很有必要。
在武漢某小區,閱報欄里遠看貼著報紙,湊上去才發現報紙還是2016年12月的。“我們盯著這張報紙幾個月了,人家閱報欄里是日報,我們這個是‘月報’‘年報’!”一位年過七十的居民說,他習慣于每天晨練時看看報紙,對這張貼了幾個月的報紙,“標題都會背了”。
在沈陽市北三經街與中山路交叉口,一塊面積不小的空地上有一排長長的閱報欄,細細數來有14塊玻璃櫥窗,但只有一半貼著報紙,而且報紙的日期還是2017年1月17日。“以前這個櫥窗背面也貼報紙,還有人定期更換,現如今不僅背面啥也沒有,正面也沒有人及時更換了。”一位市民說。
車堵報欄前,成了停車點
除了玻璃被損壞外,沈陽交叉路口的這一閱報欄前還有十多輛汽車緊貼著停靠。“這地方飯店集中,車位緊張,就被人劃成了停車位,我們看報紙都沒有站的地方。”市民劉先生說。更讓人意外的是,一塊很大的停車收費標準指示牌被鑲嵌在閱報欄中,十分醒目。
在武漢萬松園附近小區內,每天都有人將電動車、自行車停放在閱報欄前的空地上。在靠近一所幼兒園大門的閱報欄前,有人甚至將車子直接鎖在閱報欄的立柱上,人們想近距離看報都難。
“閱報欄作為一個城市的‘精神陣地’,民眾通過它能掌握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閱報欄里面就應該放報紙,希望當地閱報欄的管理部門認真負責,及早將閱報欄恢復本來的功用,讓閱報欄真正起到文化惠民的作用。”附近居民坦言。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4日 04 版)
?
?
相關鏈接:
“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 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新引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