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在23日的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獲得了最高的支持率。路透社稱,民粹主義浪潮在去年猛烈沖擊英國,接著又橫掃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現在,這股巨浪或已于23日在法國的海岸上退卻了。
盡管在法國大選的第一輪投票中,極右翼候選人瑪琳娜·勒龐表現頗佳,但更加吸引眼球的卻是馬克龍的獲勝。這位中間派獨立候選人以一種有悖直覺的立場展開競選,對全球化、移民和歐盟采取接納態度,而后旗開得勝。
民意調查認為,馬克龍料將在5月7日第二輪投票中完勝勒龐。若果真如此,法國將有望啟動更加雄心勃勃的經濟改革,并與德國達成妥協,共同徹底整頓陷入困境的歐元區。
馬克龍年僅39歲,且政治經驗較少,他代表了政治的更新換代,證明法國政壇已不再是逾半個世紀以來左右兩派分庭抗禮的格局。
一旦當選總統,馬克龍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幾乎半數法國選民都將選票投給了極右翼或極左翼的候選人。這些選民不太可能擁護馬克龍的自由民主理念,法國可能因此而變成一個嚴重分裂的國家。
6月立法選舉之后,馬克龍可能也難以在國會贏得中間派多數席位。
但在英國脫歐及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后,極右翼黨派近幾個月在奧地利、荷蘭和德國頻頻失利,馬克龍初選的勝利顯示,歐洲核心政治中心穩住了大局。
法國大選領先的四名候選人中,只有馬克龍在選戰中支持歐洲進一步一體化。第一輪投票后在巴黎南部凡爾賽門舉辦的聚會上,馬克龍的支持者揮舞著法國和歐盟旗幟。23日晚間,從布魯塞爾到柏林都為他的勝出歡呼。德國外交部長加布里爾表示,“對歐洲來說太好了”。
馬克龍對歐洲態度的核心一點是,他認為法國必須改革本國經濟,以恢復與德國的互信。他希望與柏林達成一項全面的協議,包括歐元區改革,以及在國防和移民問題上更加密切的合作。馬克龍今年曾兩度訪問柏林,3月時曾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晤。
?
?
相關鏈接:
法總統候選人勒龐抱萌娃秀親民 獲贈小豬玩偶喜笑顏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