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當年,毛澤東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然而您或許不知道的是,當年研制中國首艘核潛艇時,“核心臟”原型,是在四川山溝里造出來的。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揭秘中國首艘核潛艇:四川山溝里造出“核心臟”原型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4-24 15:05

    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艘核潛艇,退役后于本月23日起對公眾開放。

    第一艘核潛艇航行的老照片。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當年,毛澤東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然而您或許不知道的是,當年研制中國首艘核潛艇時,“核心臟”原型,是在四川山溝里造出來的。

      為建核反應堆 他們進四川“三線”艱苦開荒

      中國核潛艇計劃起始于1958年。然而1965年8月,中央專門委員會召開了第十三次會議,啟動核潛艇工程,因而這次會議被視為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正式開始研制的時間。

      核潛艇,最重要的是潛艇內的核反應堆,這是整個潛艇的動力之源。

      為建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1965年9月,代號為909的潛艇核動力研究設計基地成立,這就是日后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1965年,也被稱為是中國核潛艇研制道路上的重大轉折點。

      陸上模式堆又叫原型堆,就是在潛艇的核反應堆正式裝備之前,要在陸上建造一座尺寸和性能一樣或相近的反應堆進行試驗。

      經過1965年的兩次中央專委會的決定,核潛艇動力研究基地研究設計基地以及核潛艇模式堆的地點,最終選在四川省夾江縣的一個山溝里。

      1966年2月,工程隊開進這座山溝。

      2005年,當時基地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趙仁愷,在接受人民日報的采訪時曾回憶了當時的艱苦開荒:白天,上山打柴,下河挑水;晚上,蚊叮蟲咬,還要在煤油燈下作設計,夜里蛇鼠繞床的險象也時有發生。

      當時,趙仁愷也從北京調到四川“三線”,一去就是20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當他再從四川山溝回到北京時,和妻子兩地分居了20年,其間只有出公差機會到北京才能見一面。

      到1969年底,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就是靠著這樣的奉獻精神,在這千年未變的山溝里建立起來。

      1970年5月至7月,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進入調試階段。

      1970年,7月26日下午5時許,中國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首次實現核能發電,至8月30日達到滿功率運行。這是中國核動力發展劃時代的一刻。

    當時夾江縣山溝里基地的草棚食堂。圖據《見證中國核潛艇》

    陸上模式堆外景。圖據《見證中國核潛艇》

      缺乏技術資料 兩張照片、兩個玩具成研究核心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091、092的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說,當時技術資料少得可憐,單位的領導就發動大家按照各自專業,搜尋國外報道的蛛絲馬跡,哪怕得到一張有參考價值的照片都如獲至寶,反復琢磨研究。

      黃旭華后來回憶說,當時所有參與設計建造核潛艇的人員當中,只有少數幾人有幾年仿制蘇式潛艇的經驗,而對核潛艇的認識幾乎都停留在“核潛艇”三個字上。

      “我們對核潛艇一點認識都沒有,曾經以為只要把仿制蘇聯的常規潛艇給它剖開中間加個反應堆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后來一看根本就是兩回事。”黃旭華說。

      而當時設計者們手中所掌握的資料,如今看起來頗為寒酸,只有兩張模糊不清的核潛艇外形照片,和兩個美國核潛艇的玩具模型。

      黃旭華說,那兩個玩具一個從香港帶回來的,一個從美國帶回來,兩個玩具模型一小一大,可以拆開。

      “我們拆開后反復搞,和我們畫的圖紙基本一致,這就更增加我們的信心了,中國朝這樣方向做不會錯。”黃旭華說。

    當年的老照片中,留存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時的英姿。

    23日,前來參觀的老兵摸著艦上設施久久不愿離開。 來永雷攝

      1:1“木潛艇” 包含了核潛艇內部所有設備模型

      由于核潛艇體積龐大,涉及難度大。在開始研制核潛艇時,研究人員只有仿制蘇聯的經驗,而沒有自行設計建造過。

      為了能夠穩妥推進,在完成圖紙設計后,當時六機部決定設計建造一個1:1核潛艇模型,希望通過這個模型,解決核潛艇上的所有設備、儀表、系統管路、電纜的合理布置和精確定位問題。

      1966年底,模型的制作工作開始。

      全艇的大小機電設備由北京、錦州等地的模型加工廠,按照圖紙的實際尺寸進行加工。千余名設計人員和工人經過2年多的時間,用木頭、金屬、塑料和紙板等材料,于1969年底建造了一座1:1的核潛艇木模型,里面包含了核潛艇內部實際應有的所有設備模型。

      核潛艇的設計人員,就是根據這個模型不斷進行模擬演練,為首艇設備安裝提供了樣板。

      1970年4月,我國首艘核潛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1970年12月26日,在毛澤東77歲生日這天,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下水。1971年8月23日,開始進行航行試驗。

      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將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

      中國成為當時全球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

      中國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

      23日起對公眾開放

      張剛來永雷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王國平

      為紀念人民海軍成立68周年,海軍北海艦隊23日在青島海軍博物館舉行“長征一號”核潛艇展覽開幕暨國防教育大課堂啟動儀式。

      “這樣零距離、面對面地接觸核潛艇、了解核潛艇、感受核潛艇,揭開了核潛艇神秘的“面紗”,使新兵們劍指深藍的心更加堅定,威震海疆的藍圖更加湛藍。”啟動儀式上,北海艦隊某訓練基地張樹鵬干事對記者說。

      開國大將、海軍第一任司令員蕭勁光的女兒肖凱,專門從北京趕過來參加這次活動,她說:“我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核潛艇展覽開幕儀式,人民海軍在68年的征程中,在挫折中前進,在逆境中奮起,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相信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會更強大,會成為世界一流的海軍。”

      “長征一號”核潛艇是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第一艘核潛艇。1968年11月開工建造,舷號401。1970年4月完成了首艇的總體試水。1970年12月26日401艇下水。該艇先后參加一系列試驗試航和重大演習任務,為培養我國第一代合格的核潛艇艇員,加快核潛艇部隊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2003年9月,由于服役期滿,401艇光榮退出現役。我國先后突破多項關鍵性技術,成為世界上具備成功實施核潛艇安全退役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該艇經過了徹底的去核化處理,相關指標完全符合國際標準,達到博物館對外展覽要求。2016年10月,401艇進駐中國海軍博物館。(記者王國平實習生周梓瑩)

     

     

    相關鏈接:

    企業信用,到底咋用(經濟聚焦·企業征信②)
    讓險資更多進入實體經濟(金海觀潮)
    新動能引領實體經濟回暖向好——區域發展看開局之長三角篇
    有進有退 護航實體——從首季金融數據看中國經濟新氣質之七

     

    相關鏈接:
    讓險資更多進入實體經濟(金海觀潮)
    有進有退 護航實體——從首季金融數據看中國經濟新氣質之七
    新動能引領實體經濟回暖向好——區域發展看開局之長三角篇
    企業信用,到底咋用(經濟聚焦·企業征信②)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 [編輯:程小欣]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