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修設備件
央視網消息:走進礦區,高聳入云的井架像巨人一般,來回穿梭的鋼絲繩如同礦井的中樞神經,擔負著人員、物料、設備上下和排矸提升的任務。然而有誰知道,維系該礦運輸大動脈的卻是一群鏗鏘玫瑰,她們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始終堅守著絞車房這片方寸天地,在平凡中奏響了一曲動人勞動交響樂。她們就是中煤礦建七十一工程處顧橋東項目部絞車班。
顧橋礦隸屬淮南礦業集團,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丁集鎮,是淮南礦業集團建設國家億噸級煤炭基地和大型煤電一體化新型能源基地的核心工程。該礦東區工廣內布置了進風井和回風井兩個井筒,東進風井全深1062.6米,凈徑7.5米,東回風井全深1040.2米,凈直徑7.0米,是國內較為罕見的千米立井工程,工程由中煤礦山建設集團第七十一工程處顧橋東項目部負責掘砌施工。
顧橋東項目部絞車班由12名職工組成,全部都是女性,最大者48歲,最小者18歲,是地地道道的“娘子軍”。在別人眼里,她們是一群柔弱的女子;在礦山,她們用自己的熱情和雙手頂起了礦山安全施工的半邊天。三年來,顧橋東項目部絞車班多次獲評公司、集團和礦方“先進班組”“三八紅旗班組”“安全文明崗”“安全質量標準化車間”等榮譽稱號,被安徽省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盡心盡責,“大姐”當起了師傅
“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好,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對。”在絞車房的操作間內,她們自己貼在墻上的宣傳標語十分的醒目。是的,她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趙明花是這個絞車班的班長,同時她也是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她愛崗敬業,勤奮好學,積極進取,在自己的崗位上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心血,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成為了生產骨干,她時刻不忘以一個優秀的工人標準來要求自己,一心撲在工作上,表現出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政治責任感,深受領導和同事們的好評。凡事她都以身作則,做大家的楷模,每天交接班她總是很早就過去打掃衛生,有誰家里有事需要回家,她總是主動幫忙代班,得知班里有一個工亡家屬,經濟困難,她第一個帶頭捐款,有誰身體是不舒服,總能看到她在旁邊噓寒問暖,大家親切地稱她為“大姐”。在她的帶領下,絞車班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班組團隊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與各生產隊配合也十分默契,為項目部多次取得月進尺破百米的好成績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業主和監理單位的高度稱贊與認可。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設備不斷改進,電氣自動化,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更新。顧橋東項目部使用的新式絞車設備,和多數提升系統有較大差異。為了掌握好技術,安全操作,作為絞車班班長的趙明花在廠家調試絞車時,就夜以繼日地跟著廠家技術人員學操作、學技術,學一般事故處理,在最短的時間內,她便熟練地進行操作,當起了“師傅大姐”,令廠家和項目部領導刮目相看。
90后女工韓雙玉,在技校畢業后就來到顧橋東項目部。面對龐大而復雜的現代化智能設備,不免心中產生了幾分恐懼,第一次來到現場,走上操作臺的她,不知所措,蹲在地上哭了起來。“大姐”趙明花心疼的難受,整整一個星期,無論有沒有她的班,她都要帶著韓雙玉一起來操作。為了讓小韓盡快適應工作需要,趙明花專門安排操作技能過硬,經驗豐富的師傅丁正榮,手把手地教,直到她能獨立嫻熟操作。
絞車班新人多,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為了讓新職工掌握技術,作為班長的趙明花總是一對一,手把手的教,耐心細致,毫無保留的言傳身教。在她的帶領下,絞車班的女工們學習上有了熱情,上班時候虛心向同事師傅請教,下班湊在一起辦起了學習互助班,大家在一起講自己的學習體會、操作體驗和使用經驗,使新入職職工在短期內掌握了新絞車的使用要領。通過大家努力學習,先后為集團培養了絞車工26人,18人在集團絞車操作技能大賽中獲獎,先后兩人獲評主提升機操作技師,國家資格二級,一人獲評主提升機操作高級工,國家資格三級,在大家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絞車也開的又好又穩。
絞車房里進行工作
身懷絕技,練就一身“聽聲辨障”本領
絞車提升系統相當于礦建生產的“咽喉”,關系著很多下井職工的生命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更出不得半點差錯,工作壓力很大。作為一個女性班組,這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面對挑戰,絞車班的成員們沒有退縮。
面對繁重的提升運輸任務,在班長趙明花的帶領下,絞車班的“娘子軍”從來都沒有任何怨言。工作中,她時刻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遵守各項勞動紀律和“三個原則”、“五個確認”制度,做好現場安全告知和一人開車一人監護的工作要求。在絞車日常運行中,做好檢修、維護、安全筆記,就是這樣每天一點一滴的堅持和執行,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細處,強化了現場工作的安全意識,提高了提升機司機的安全運行水平。
長期的操作和平日的細心,讓絞車工們練就了一身“聽聲辨障”的本領。一次,班長趙明花和女工陳萍值班,絞車正在提升過程中,突然電機聲音有些異常,負責操作絞車的提升機司機陳萍果斷采取停車,班長趙明花果斷做出了停止運行的決定,并及時打電話給調度告知此事,經過檢查是電機中的碳刷壞了。碳刷是電機固定部分和轉動部分之間傳遞能量或信號的方型裝置,一旦碳刷損壞勢必會引起打火,燒壞電機或電機停轉,很容易造成制動失靈從而產生事故。就因為她們的精準判斷和果斷決策避免了事故的發生,保障了安全生產。
在絞車房開絞車,有時候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提升上下十分的頻繁。為了保證人員上下安全,當班絞車工要時刻注視著監控屏幕,安全措施只要沒做到位的絕不起鉤。在神經高度緊張的環境下,絞車班人員付出了很多。絞車工陳萍說:“在絞車房一待就是半天,老對著屏幕看有時也會犯困,為了讓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夜班的時候,大家就用冷水潑臉的法子讓自己保持清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自開工進點以來,項目部從未出現過跑車、斷繩等事故,三年安全平穩運行,為圓滿完成施工生產任務作出了突出貢獻。
無私奉獻,巾幗“煤海”建功立業
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中國女性,一直以來都憑藉其溫柔賢良、勤勞刻苦的本性,被視為“賢妻良母”的典范。如果脫下工裝換上女裝,這群“娘子軍”也不缺溫柔賢淑,小鳥依人的魅力。為了家庭和企業,這群巾幗和礦山的漢子一樣,無論艱難險阻、困難重重,她們都會一如既往地戰斗在生產一線。她們靜若玫瑰,悄然盛開,唯留芳香于他人。
因為礦建單位流動性大的特點,很多絞車工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上班,常年不在家,不能陪著父母、丈夫和孩子。多少個不眠之夜的付出,多少次離開熟睡中的孩子的失落,連老人生病都無法照顧的揪心,她們舍小家,為大家,為企業的發展無私奉獻,面對家人的責難和不理解,她們默默承受著。對家人她們滿懷愧疚,而作為一個礦建人,她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做到了無愧于心。
面對特殊的工作環境和地點,絞車班的女同志們沒有抱怨,她們坦言環境并不可怕,最怕電話那頭是孩子嗚嗚的哭聲,和那一聲聲“媽媽,媽媽”的撕心裂肺,遠隔萬里而又心急如焚,那是揪心的痛疼和心靈的譴責。
今年3月份,絞車工高艷接到家里打來的電話,她12歲的兒子在玩耍時,不小心腿摔骨折了,已經送往醫院。自從丈夫車禍離世以后,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女子把孩子就交給了兩位70多歲的老人照看,聽到消息那一刻彷佛萬箭穿心班的痛疼,既難過又擔心,她連夜趕往200里外的家里,可是第二天得知孩子傷情并無大礙時,她又返回了自己的崗位。臨行前,孩子央求媽媽多陪他幾天,可是她清楚知道正是處于施工生產的關鍵期,絞車班“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自己走了,怎么對得住大家呢?她只好含著眼淚對孩子說,“等輪休了,媽媽一定在家好好在家陪你。”
1100多個日日夜夜,絞車工們80000次精準操作,上下人員13.5萬人次,提升矸石30余萬立方,安全生產零事故,顧橋東項目部絞車班女工們是十二朵綻放在礦山煤海里的玫瑰。
?
相關鏈接:
西安:傳統太極文化綻放新魅力
海口:學起武術唱起歌兒 志愿者讓農民工孩子綻放笑容
北京國際鮮花港400萬株郁金香迎春綻放
廣西柳州:24萬株洋紫荊競相綻放
“百合”緣何香飄十二載——陜西寶雞一項民間乒乓球賽的“綻放”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