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賴風
一、“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世界變局
2016年以來,國際形勢動蕩多變、亂象紛呈,世界的和平發展面臨開放與封閉、合作與沖突、變革與守舊的艱難抉擇:地緣博弈多線推進,敘利亞、朝核等熱點問題交替升溫;英國脫歐,特朗普執政,民粹主義、保護主義、排外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明顯抬頭。
世界形勢的亂局表明,國際體系格局正處于大變革、大分化、大調整之中。世界形勢亂局是國際體系變局中的一種過渡狀態,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方案、新的行動,以實現世界形勢亂局向世界發展新局的轉變。
“一帶一路”建設是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引領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開創世界發展新局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貢獻的高舉合作共贏旗幟、引領開放變革潮流、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全球公共產品。
二、“一帶一路”建設必將鞏固和平發展大局
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共生關系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倡導改革創新,倡導開放包容,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必將增強全球經濟增長新動力、開創世界發展新局面,必將在世界形勢亂局中維護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鞏固和平發展大局。
鞏固周邊睦鄰友好格局。周邊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立足點和示范區,通過周密筑牢支點、精心打造亮點、精準攻克難點、積極應對熱點,穩步推動周邊國家在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中形成“一帶一路”建設的強大合力,從而為高水平鞏固總體穩定良好的周邊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完善全球伙伴關系布局。在世界大家庭中,發展中國家數量眾多并且遍布全球。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國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關切日益增多。抓住歷史機遇,建設“一帶一路”,不僅可以鞏固中阿、中非、中拉之間的傳統友誼,而且可以深化全面合作,促進全面共贏,加快完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布局。
激活新型大國關系棋局。雖然“一帶一路”主要面向亞、歐、非的發展中國家,但將始終保持開放性,始終歡迎包括大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積極參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創新能力,吸引發達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讓發達國家有機會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的機遇,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良性運行直至最終成功至關重要。也就是說,“一帶一路”建設將有力牽動并激活中美、中歐、中俄、中印等大國關系。
三、“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助推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無力也無意繼續引領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東連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接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橫跨海權時代長期被忽視的歐亞內陸地區,為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按下了快進鍵,也為新一輪全球化進程按下了啟動鍵,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力,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注入了正能量。處于“由大而強”關鍵階段的中國,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依托歷史文化促進經濟建設,通過經濟共贏、運用增量改革引領國際秩序。
在經濟融合、文化交流中構建“一帶一路”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引領的新一輪全球化,著力于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注重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整合,注重提高有效供給、催生新的需求、創造新的就業。“一帶一路”是經濟發展通道,也是文化交流通道,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要自覺做到文化載經濟出海、經濟助文化遠航,自覺構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運用增量改革引領國際秩序變革。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國要繼承“韜光養晦”外交戰略方針的核心要義,一方面要堅持不稱霸、不偏激、不冒進,另一方面要積極作為,要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并在促進共同發展中實現和平崛起。現行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既反映了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某些客觀規律,又體現出西方大國恃強凌弱的主導地位,存在著許多不公正、不合理之處。全盤否定、打碎重建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僅不現實,而且必將引發國際關系的劇烈動蕩。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國際公共產品不是顛覆現行國際秩序,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對現行國際秩序的增量改革。要大力增加國際產品有效供給,積極引領國際秩序優化。
“一帶一路”建設將在改寫世界經濟版圖、改變世界政治格局、鞏固世界和平發展中助推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
?
?
相關鏈接:
“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發展意義重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