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張家港務工的建筑工人司賢任發現了一樁怪事:“以前空閑了就喜歡打牌打麻將,到了張家港不知道怎么搞的,路上走著走著就不知不覺拐進了書店。”
可不是嗎?離他的工作地方不遠處,就是沙洲中路步行街,短短680米長的步行街上,竟有5個類型不一、適合不同人群的閱讀好去處。這個集商貿、餐飲、文化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街區,在建成之初就以干凈整潔聞名全國。作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人們走在步行街上,不僅能感受到熱鬧繁華,更能隨處感受到文明的浸潤、書香的韻味。
臨近中午,就讀于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的高一女生金夢雪和一群小伙伴,趁著學校放假來逛街,卻一下子被街頭紅色的圖書漂流亭吸引住了目光:“很有趣,不但自己能看到更多書籍,還可以把自己的好書和別人分享。”
圖書漂流亭里面碼放著各類書籍,旁邊的記錄本上留下了圖書漂流記錄:4月11日,讀者安琪留下《查令十字街84號》、漂走《心靜了,世界就靜了》;4月15日,讀者陳鳳華留下《我的大學》、漂走《在人間》……從去年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啟動圖書漂流項目至今年3月底,全市15個圖書漂流點共漂流圖書2123本,參與漂流讀者1876名。
再往前走,金夢雪還會與更多的書籍邂逅:基于互聯網+的“遇見書屋”小木箱、像點讀機一樣適合親子閱讀的“趣讀墻”、2016年銷售總額1.31億元的新華書店、豐富新市民子女閱讀體驗的圖書捐贈箱……目前,張家港已在全市建立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加上社區閱讀服務站、24小時圖書館驛站、最美閱讀空間、森林書屋,實現了知識分享、書香傳遞;網格化、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更是把閱讀資源從“入鎮”“入村”升級為“入戶”“入手”,將“最后一公里”轉化成“零公里”。
這種閱讀風尚提升了市民的品位與修養,內化為張家港的氣質,讓文明成為市民的自覺追求。20多年前的張家港以80萬把掃帚掃出了自己的顏值,而今,自覺追求文明的張家港人又通過內在的氣質打造出一張更亮麗的名片,成為這個城市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
?
?
相關鏈接:
[“一帶一路”光明談①]“一帶一路”與中華文明:從“兼濟天下”到“人類命運共同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