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征信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死角依然不少,部門和地域間的信息孤島有待進一步聯通
伴隨著大數據與各行各業的不斷融合,我國企業征信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從地方到國家層面的數據平臺都在建立。既有無錫、廣州等地信用體系建設的有益探索,也有央行創辦的征信系統和國家工商總局等部委創辦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同時,民間征信機構也開始跑馬圈地,征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但現實中,仍然會出現這樣的怪現象:一些企業或個人欠債不還、惡意棄逃后,開個網店竟能繼續唬人;一些企業這邊被曝光偷稅漏稅,那邊卻還能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單位”……說到底,還是因為企業信用信息沒有真正實現全國一張網,信息孤島的現象仍存在于一些地域間和部門間。
孤島的形成,有技術原因。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前期,金融、工商、海關、公安等部門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建立起了獨立的信用評價體系,各自評級方法不同,由此形成的數據碎片化嚴重,難以共享,甚至會出現“打架”的情況。
孤島的形成也有觀念原因,思想上的數據孤島更應引起重視。信息取之不易,統一更不易,有一些組織或部門只希望獨享自己的信息,共享他人的信息,這也就走到了困境之中,該公開的信息不公開,該上網的數據不上,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也就難以實現。
打破數據孤島,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凝聚共識。要看到,現階段還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傳統的征信系統數據更新較慢,對小微企業、互聯網經營者的信息收集不夠全面;民間征信系統雖然吸收了更全面的互聯網信用信息,提供了更深入的征信服務,但與規模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還是有些杯水車薪。此外,在打破孤島的過程中,還要建立完善數據使用機制和信息安全機制,防止信息濫用、泄露風險。
我們期待,隨著各地各部門實踐不斷深入,征信體系的死角會越來越少,最終形成社會征信一張網,使企業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
?
相關鏈接:
智能軟件幫助父母篩查孩子手機不良信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