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大熱電視劇非《人民的名義》莫屬,人們在茶余飯后聊得最多的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官場貪腐和一個個讓人擊節贊嘆的“老戲骨”。不過,北京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家長黃女士的關注點則有所不同——這兩天她的兒子每天放學都能帶回一包食品,有時候是牛肉干、有時候是糖果。兒子說這些都是幫同學寫作業掙來的。(4月24日中國青年報)
在人們心目中,小孩子是最單純質樸可愛的,不懂得什么算計,毫無功利心,然而,無論是《人民的名義》里“小皮球”花了15元買來替補隊員身份,還是現實生活中吳女士的孩子用一周的零食換來了“一道杠”,小學里的成人“腐敗”并不少見,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通過辛苦努力獲得成功的最正確的路上勇往直前,但是他們卻選擇了最省力氣的‘拿好處交換’的那條路,且一旦這種思維方式形成,很多事情就可能變了味道,這讓大人們不解、后怕甚至感傷。若小小年級便沉迷于物權交易,或以權謀私,稚嫩的心田長滿雜草,未來的世界將是何種樣貌?
實際上,孩子的教育問題說到底是成人社會的問題,因為撇開學校、孩子的背景,此類事件在我們的周遭并不乏見。因為有了家長用自己的付出換孩子的前程,或老師用孩子的前程換家長的付出,學生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老師用權力壓迫學生,學生也就學會了把權力作為手段,只不過因為孩子們的不加遮掩、直言不諱,便使得這種赤裸裸的交易進一步放大。
成人擁有了權力如果不能很好把控將可能迷失自己,甚至走向犯罪。孩子的世界里如果沒有正確的引領,權力可能會變成互相傷害。故而,要糾正小學里的成人“腐敗”還是要從大人抓起。首先要營造清廉、公平、和諧的社會大環境,成人世界守法崇德,以身作則,孩子們自會潛移默化,上行下效。而當權力變現、物權交易、自私自利等濁流滾滾時,又如何要求孩子們成為不沾煙塵的清流?
其次要加強孩子們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當下,物質豐裕而價值觀日益多元、道德底線不斷滑坡,處于“天使和魔鬼并行”的轉型期,這種迅猛的變化往往令大人猝不及防,產生“暈眩”。而面對未成年人,大人給孩子解釋世界的時候要秉持“兒童優先”的核心思想,怎么對兒童發展成長有利就應該怎么做。而不是將自己對全世界的片面誤判及消極情緒一股腦地傾瀉于孩子身上,致使孩子們的價值觀混亂,喪失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小學里的成人“腐敗”是成人世界的剪影,但孩子們終究是天真稚嫩的,可塑性極強。我們既要認真告訴他們辨別是非曲直的標準與道理,也要言傳身教,為他們營造遵紀守法、充滿愛與信任的微環境。對于小學里的成人“腐敗”,我們不可小覷,也要一分為二辨證對待,正如我們既要看到世界丑陋與邪惡的一面,更要看到公平公正、科學進步是時代主流,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方向,而為了讓孩子們少走一點彎路,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與努力。(斯涵涵)
?
?
相關鏈接:
好消息!海口再添4所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