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風光(資料圖)
春光初現,冰雪消融。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根河林業局道路兩旁的紅毛柳開始復蘇,以火紅的方式傳遞春的訊息。
地處內蒙古大興安嶺西坡中段的根河林業局,有林地面積達到55.6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8.04%,在冊職工3965人,擁有森林、河流、沼澤、湖泊等多種生態系統,是我國保持原生狀態最完好、最典型的溫帶濕地生態系統。1998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下簡稱“天保工程”)提出以后,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開始實施以生態為主的發展戰略,加快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
“唯一的污染是松香,唯一的噪音是鳥鳴。” 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道出了“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根河林業局在生態保護建設方面的決心。
原517工隊于2016年建成的帳篷酒店
科學布局,全面落實職工分流安置
早上7點,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根河林業局502管護站的站長,55歲的李福國已經到崗,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
“我們管護站一共6個人,管護面積是7402公頃。因為現在是防火期,所以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早7點到晚7點,巡護路程平均每天30公里。主要巡查違禁用火、盜采木材和盜獵野生動物的行為,我們必須確保管護林區的生態安全。”李福國介紹說。
502管護站座落于烏力庫瑪林場95林班內,2007年建成使用,是進入根薩線各林場的重要通道,該管護站曾榮獲天保一期建設先進集體,榮獲林業局天保二期五星級管護站。
2002年,一直在山上從事“集材工”的李福國轉崗從事森林管護,由伐木人變身“看樹人”,李福國說:“現在的工作比之前在山上肯定辛苦些,但待遇也提高了不少,現在每個月的工資近4000元。今年林業局還有一個新政策,在內部實行通過向管護站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管護職工支付管護服務費。”他也是根河林業局推進林區改革,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的一個縮影。
離502管護站幾公里外的原517工隊則帶頭搞起了森林生態旅游。2015年3月31日,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儀式的現場,就選在了517工隊的生態功能區內,當最后一棵樹倒下的時候,工隊隊長董永勝和工友們的眼眶都濕了,未來對于他們仍是個未知數。
董永勝說:“2015年,我們工隊14個工友的平均年齡都48歲了,大家之前都是伐木工,全面停伐后,真不知道干什么,后來大家就商量,利用最后一棵樹的停伐點做生態旅游。我們通過自愿集資入股的方式一期籌集資金240萬,把我們的工隊所在地改造成帳篷主題酒店。”
2016年7月底,集住宿、餐飲、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帳篷酒店的建設工作基本完成,在試營業期間,營業收入達到了5萬多元。
對于未來,董永勝也充滿了信心。當談起自己的小目標時,他說:“有信心一年掙個十幾、二十萬的,林業局對我們這個項目也有政策扶持,比如暫免停伐紀念地的場地占用費;在創業初期允許職工兼職管護工作。這樣工友們在旅游淡季從事管護工作,有管護工作收入保障。帳篷酒店賺錢了,還能有旅游收入。”
根河林業局局長高希明介紹說,停伐前根河林業局直接與木材生產有關的職工共計1728人,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后,做到了“停得下、穩得住、不反彈”。讓木材生產戰線職工根據自身技能和身體情況,分別充實到森林經營處、防火辦、森防站、濕地公園等生態保護戰線。并出臺職工自主創業管理辦法等優惠政策,鼓勵有特殊技能或有經營能力的職工外出就業或自謀職業。
經營綠色,讓“生態”和“民生”兩條腿走路
“天保工程”開展以來,林業工人由“砍樹人”變為“看樹人”,但轉型初期的難題也逐漸顯露出來,其中林業職工工資較低成為擺在根河林業局面前的難題。
根河有一個別名叫‘中國冷極’,年平均溫度-5.3℃,歷史記載最低溫度-58℃。生存條件極為艱苦。“根河的冬天生活環境惡劣,林業工人仍需要對森林進行管護,我們一直希望能申請高寒補貼。”高希明說,“為了保護好生態,林業工人做了很多貢獻,但職工工資由于基數低,雖然近年來增長較快,但與地平工資仍有較大差距,2016年工資收入是地方上的67%。天保二期的預期目標是,到2020年林業工人的工資和地方上持平,現在離這個目標只有3年時間,還有很大的差距要趕。”
數據顯示,2016年末,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44550元,比2011年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23021元增長21529元,增幅為93.5%。(根河林業2011年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逐步從28275元增長到2016年末的45018元,增長了16743元。)“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林業工人的收入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與地方的收入仍有一段距離。
為了提高林業職工的收入,根河林業局出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烏力庫瑪林場便是其中的受益者,該林場職工已經開始分享到生態轉型產業帶來的福利。
1957年,烏力庫瑪林場開始建設,2010年,林場主要功能轉為生態保護,在抓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同時,全力做好經濟轉型產業發展,林場職工和旅游公司合作,參與到各項生態旅游項目中,增加職工收入。
從2014年開始,林場女子營林隊長包光玲在旅游季節到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兼職餐飲部大廳經理,她說:“我主要是負責餐廳的接待和森林管護相關工作,在旅游旺季一個月工資能拿到5000多元,收入確實比以前多。”
高希明說:“我們堅持以生態、發展、民生為底線,以此積極推進‘天保工程’,實現‘生態’和‘民生’兩條腿走路。”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得到廣泛認可,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觀念深入人心,保護生態,建設生態,享用生態,回饋生態的理念自覺形成。讓人們看到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蓬勃發展的今天,也預示著全國眾多山區林區燦爛輝煌的明天。
?
?
?
相關鏈接:
食物里有五種天然殺菌劑 生芒果防中暑胡蘿卜生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