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積極開展足球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記者黃一冰 攝
近兩年海口建起許多街心公園,滿足市民休閑鍛煉需求。記者黃一冰 攝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在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里,明確提出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建設全省人民幸福家園。從脫貧攻堅到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從建設健康海南到城鄉居民收入,一枝一葉總關情,蘊含了深厚的民生情懷。近幾年來,海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做好教育、就業、醫療、社保、低保等民生工作,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在新的起點上,未來五年,海口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愿景都將得到實現。
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說起教育均衡發展,到龍華小學接送孩子的劉女士深有體會。劉女士說,為了讓孩子上龍華小學,她賣掉了位于龍昆南路的房子,再到龍華路購買高價學區房,如果整個市區的學校都均衡發展,教學、基礎設施質量都差不多了,家長也不會拼命去找學區房。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里,明確提出了加大教育投入,?推動教育公平,提高辦學水平,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均衡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穩步推進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引進各層次優質教育資源,抓實“好校長好教師”等培養和引進工程,?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市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厲春介紹,過去5年,海口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年均投入超過了25億元,2016年全市教育總支出31.35億元,新建34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前教育學位近1.2萬個;完成了五源河學校等一批中小學校的新建及改擴建任務,增加學位近1.6萬個;四個區相繼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認定,標志著我市全域實現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一批知名學校相繼到海口辦學,海口還引進了一批優秀校長、教師和管理團隊。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推進好學校改進與內涵發展項目,推進好“同步課堂”試點項目,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以棚戶區改造為契機,規劃配建學校,逐步解決主城區學位緊張等問題,推動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到2017年秋季,我市為增加學位新建、改擴建的“10+2”項目將全部投入使用,共增加學位9237個,籌備第二輪增加學位建設項目涵蓋10個子項目,建成后可增加學位6000多個。同時加大對農村學校的資金投入,計劃投入3.76億元,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努力實現“老有所養”
4月27日上午,在龍華區濱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傳來一陣陣笑聲。老人們紛紛表示,自從有了日間照料,他們的生活過得更有滋味,更加幸福快樂。目前,“老有所養”正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社會問題。在黨代表會報告里,提出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市民政局局長淡利鋒介紹說,近5年來,我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加大了公辦養老機構建設,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快發展。新增養老機構42家,床位數量6785張,全市共投入8600多萬元,新(改)建14家農村敬老院,使全市敬老院增加到31家,床位達2282張;大力發展社區和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成玉沙社區等29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51家農村幸福院。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更廣,2012年全市實現了城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2014年率先在全省將居家養老服務向鄉鎮推廣。
淡利鋒表示,未來幾年,我市將深化養老服務相關領域改革,創新服務模式,提升養老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將養老服務資源向居家社區、農村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傾斜。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努力打造20—30分鐘“隨叫隨到”的居家養老整體服務圈,實現90%以上的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基本建成覆蓋市、區、街道(鎮)、社區(村)四級城鄉一體化服務網絡。同時,加快改擴建海口市社會福利院(老年人福利院)和海口市瓊山區社會福利院(光榮院)的建設;新建100家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通過民辦公助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在城區范圍內建設4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實現“老有所養”,讓更多的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加快建設“健康海口”
健康是幸福之基。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聯體建設和遠程醫療服務,健全城鄉全覆蓋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市衛生局局長曾昭長介紹,為了夯實百姓的“幸福之基”,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近年來,海口市各級醫療機構已全部推行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鎮級醫院全面推行“限費醫療”改革,全面取消市屬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積極引進國內優質醫療資源進駐海口,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友好醫院已揭牌,上海六院糖尿病與骨科醫院項目爭取2017年上半年達到試營業條件,目前正積極推進海南中德骨科醫院、北大康復醫院、海口互聯網醫院、第三人民醫院江東新院區等項目,屆時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曾昭長表示,未來幾年,我市將全面加快“健康海口”建設,健全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互聯網+醫療,提高便民服務質量,把市級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衛生服務中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專家服務。同時繼續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讓全市人民“大病不出島”的美好愿望變為現實。據悉,今年我市將積極推進“緊密型醫聯體”為主體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年內重點啟動推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分級診療試點工作,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記者 陳敬儒
(海口網4月28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團代表熱議省黨代會報告 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幸福家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