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經營被取締后,妥善安置攤販彰顯城市的人文關懷。海口推進“雙創”過程中,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和社會保障力度,開發公益性崗位,鼓勵企業安排就業,對小攤小販、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給予更多人性化關懷和幫助。許多流動攤販入店經營,如今已有了穩定的新生計。
4月22日,在龍華路旁的龍昆上村便民一條街,記者看到,數十間不大的店鋪,業態種類很多,市民在這里可以買水果、品小吃,還可以維修家電和手表,擦皮鞋、配鑰匙、縫補衣服也十分便捷。“以前我在附近擺路邊攤,風里來雨里去,收入不穩定。現在附近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和交警大廈的工作人員都來我這里吃午飯,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特有成就感。”在龍昆上村開餐飲店的謝華飛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
龍昆上村經濟社主任黃禮坤說,為突出公益性,便民一條街專門設置了一些免費鋪面。這樣不僅有利于集聚多樣業態,還能幫扶困難群眾,真正實現惠民利民。現在在食藥監等部門的指導下,謝華飛戴上了口罩,餐飲店裝上滅蠅燈,掛上防蠅的門簾和紗窗,小店生意很不錯。“現在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收入就能達到一千六七,零頭都比以前掙得多。”謝華飛告訴記者。
讓便民生活圈變身流動攤販的“幸福圈”,龍昆上村便民生活圈并不是個例。青年路潮立方便民生活圈,以特色美食購物休閑街為中心,攜手周邊豐富的業態,服務周邊人口可達1.5萬人。據白龍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青年路和文明東路一帶原來是夜宵場地,馬路市場、占道經營亂象嚴重,去年以來,占道經營的現象得到了遏制,但夜宵攤點的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民就餐不便。潮立方便民生活圈建成后,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就餐購物休閑環境,也吸納了部分馬路市場經營者,為失業人群提供了就業渠道。
記者曹馬志
(海口網4月28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