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海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報告中描繪的藍圖鼓舞人心,發展的號角催人奮進,成為海口市民街頭巷尾談論最多的話題。4月28日,記者繼續走訪,傾聽廣大市民對“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心聲與期待。
強化生態建設 守住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一座城,唯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才能不斷提升城市發展的持續性,河流治理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兼具的工作,海口開展美舍河治理并不單單只是治水,是摸索‘金山銀山’之路的具體實踐,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從中不難看出政府的決心和魄力。”鄧新兵是三亞市園林環衛局副調研員,也是海口美舍河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支援干部。28日,鄧新兵告訴記者,“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是全國性的難題,海口治水以美舍河為試點,敢于啃這最難啃的骨頭,直面17年未解的難題,本身就是一場戰役,而且是主動迎難而上。”
“海南是我們的家,通過近兩個月綜合系統的水體治理,大家摸石頭過河齊心協力,美舍河五個生態示范段已取得一些成果,真可謂來之不易,也希望我們人人都能來呵護它,愛護好我們共同的家。”海口市治水辦項目組副組長曾衛華說起建設美好新海南,感慨萬千。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要持續開展生態環境整治,優化生態環境質量。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堅持生態立省,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要強化生態環境建設與污染治理;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伴的生態文化。
談起美舍河治理,曾衛華表示,“除了各個部門‘馬上就辦’,海口是我們的美好家園,青山綠水的維護也離不開每一位‘家人’,城市治理需要時間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作為其中一份子,我們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參與進來,有亂排污的情況及時和我們溝通,早日能實現美舍河水清河美,環境宜人的治理目標,讓海口真正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健全醫療體系 筑牢健康網絡
“希望能夠在統一信息化平臺的支撐下,盡快建立起完善的醫聯體制度,從人才培養、技術傳授等角度全方位發力,實實在在地落實分級診療,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海口市人民醫院超聲醫學科主任徐世亮連續多屆以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的身份,在省、市“兩會”上為人民發聲。認真聽取黨代會報告后,徐世亮說,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愿景讓人期待,綜合海南的生態地理資源優勢,大健康產業的加速發展勢不可擋,而做強基本醫療是建設健康海南的基礎,期待著政府能加大對各級醫療機構基礎建設的投資支持力度,加快補齊醫聯體發展短板,真正落實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海口市長流中心衛生院是長流地區唯一的公立醫療機構,承擔著當地12萬余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隨著近年來服務需求的劇增,海口市整合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擬于“十三五”期間,將衛生院升級打造成二級醫院。“黨代會報告指出,健全城鄉全覆蓋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落實到老百姓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上,就是能在家門口好好看病。”長流衛生院院長徐戰輝期盼著,未來能在便民惠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指導下,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推進慢性病的預防、治療、管理相結合,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減輕疾病負擔,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從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希望在黨政部門的支持下,盡快建立起長效人員激勵機制,保持院前人員隊伍穩定。”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設。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歐陽潔淼告訴記者,市120急救中心是全省唯一獨立設置的院前型急救中心,承擔著日常醫療急救、跨省市長途患者轉運、突發事件的緊急醫療救援、急救網絡建設與管理、重大活動和重要人物的醫療保障及急救醫學培訓和科研等重要職能。
“我希望未來五年里,衛生監督的執法體系不斷完善,覆蓋鄉鎮,把飲用水在線監測網絡建起來,牢牢守護住老百姓的‘健康門’。”海口市衛生監督局副局長、奮戰衛生監督一線34年的“老兵”李松說。
發展綠色經濟 帶領農民致富
黨代會報告談到未來5年目標時,把“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美麗海南建設成效顯著,成為大花園、大景區,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生態島、健康島、長壽島”,作為衡量“生態宜居”的標準之一,這讓龍華區新坡鎮仁里村委會村支書助理周緣很是振奮。
周緣表示,期待政府繼續大力推行測土配肥,減少化肥浪費,加大對禽畜糞便的無公害處理,在富營養化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中種植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吸收水體中的富營養化物質。 “仁里村委會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今后我將繼續發揮帶頭作用,除了在生態修復中貢獻力量,還要在推動濕地保護的同時積極探索替代產業,帶領農民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周緣說。 而黨代會報告提出的“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則讓龍華區新坡鎮脫貧戶麥典留十分期待。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作為建檔立卡的幫扶對象,麥典留家得到了政府以及“市、區、鎮、村”四級責任人的幫扶。這些“親戚”經常上門征求意愿,制定幫扶措施,為他尋找適合發展產業。在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各級各部門的無私幫扶下,麥典留一家人擺脫了困境,變身脫貧戶。“政府幫扶的12只羊長到了24只,前段時間出售了3只,掙了幾千塊。”麥典留說,精準扶貧讓他家有了更堅韌的心去為過上好日子打拼,“我也期待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貧困戶們都能脫貧過上好日子。”
保持城區整潔 加強農村保潔
美蘭區京蘭公司環衛工人鄧丁富從事環衛工作已20多年,見證了海口城市環境發生的變化。“如今政府對環衛投入逐漸加大,環衛越來越受到重視。”鄧丁富認為,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到的“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很多方面需要環衛工人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對于未來的城市發展,鄧丁富有著自己的觀點。城市衛生提高有階段性,未來要繼續保持“創衛”成果,除將環衛工作繼續做好做精之外,其他部門的配合同樣需要進一步加強,繼續做好良好衛生習慣和理念的宣傳,不斷提高市民愛護環境的意識。作為“城市的美容師”,鄧丁富表示,將繼續保持干勁,把城區干凈整潔面貌保持下去。
2015年下半年,溫海珍開始從事瓊山區三門坡鎮清泉村委會石正村的保潔工作。她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環境衛生很糟,到處是雜草、樹葉,以及禽畜糞便等。后來,按照“雙創”要求強化了村里的衛生保潔,在每個自然村設立保潔員,實施了一系列保潔舉措。如今,村莊干凈了很多。
談及省黨代會報告內容,溫海珍充滿期待。“每次看到海口的環衛工人開著車掃地,又快又干凈,都感覺十分羨慕,什么時候村里也有這樣的現代化設備就好了。”她道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能像城市環衛工一樣實現機械清掃。
海口日報全媒體記者史發梅 周雪君 李晶晶 陳小萍
(海口網4月29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慶祝省第七次黨代會勝利閉幕暨“海口‘雙創’新征程”惠民文藝晚會舉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