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優質企業 注入產業動力 挖掘特色優勢
三亞鄉村好資源對接好商家
全面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行動篇
良好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增綠”“護藍”,始終堅持生態底線思維,絕不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加快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使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
——摘自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
這是一次“逆襲”。昔日無人問津的貧困村、空心村,如今卻是賓客盈門,刷屏微信朋友圈。
“五一”小長假期間正式開園的我省首個親子主題美麗鄉村——三亞海棠區青塘村和三亞第一個升級版美麗鄉村——吉陽區中廖村,正在上演這樣的精彩。“游客多了,環境更好了,家門口擺攤賣自家特產就能掙錢,房屋出租也有收入。”中廖村村民陳惠珠笑著盤點家鄉新變化。
三亞美麗鄉村之變,在華僑城(海南)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國旺看來,更多是產業導入后的“強身健體”。不大拆大建,不求新不求洋,發揮好生態、優民俗的特色,產業興村、旅游富民。
“使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在三亞的美麗鄉村,我們找到了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這一“金句”的生動詮釋。
名企助力
深入挖掘好資源
在中廖,觀花海美景、品瓊味黎風、看特色歌舞;在青塘,探鹿城農韻、享親子之樂、賞田園風光……處處是景,景皆產業。
“三亞美麗鄉村建設創新思路,吸引有實力企業參與建設運營,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調動村民積極性,共同發力產業導入,探索一條濱海旅游城市美麗鄉村建設之路。”上海友臻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說。
經過20余年快速發展,三亞旅游目的地產品體系正逐步完善。然而,三亞濱海旅游一家獨大、特色旅游供給不足的市場格局,亟需補課,也提供了商機,主打“山水牌”“文化牌”的鄉村游成為“香餑餑”。
深入挖掘本地好山好水好資源,三亞以“十鎮百村”工程為抓手,美麗鄉村的策劃、建設運營因地制宜,鼓勵大型企業參與,力爭把最好的旅游資源配置給最好的投資商,希冀實現“1+1>2”的效果。
“三亞根據區位優勢、地域特色、鄉村文化進行規劃建設,彰顯特色元素,注重產業導入,加快推動公共資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引導村民參與并受益增收,打造出有特色內涵、有濃郁風情、有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嚴朝君表示。
產業導入
“旅游+”拓寬發展空間
資源整合,名企助力,三亞將如何確保美麗鄉村發展可持續,增收不間斷,讓鄉村成為鄉愁最好的承接地?
關鍵是做出差異,體現特色。目前,三亞中廖村以浪漫情懷為基調,主打旅游演藝和黎鄉特色,發力文化游和鄉村游;青塘村以既有的兒童戶外拓展營地為基礎,攜手國內外知名拓展公司和青少年教育機構,發展親子游、鄉村游和戶外探險游;南山村、西島社區、文門村等依托毗鄰南山景區、西島景區和天涯海角景區的區位優勢,打造旅游承接地,深挖文化旅游、海島游、養生游市場。
大眾旅游時代,游客從傳統景區和高端酒店走進美麗鄉村。三亞市市長吳巖峻表示,三亞將認真貫徹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使三亞景點旅游模式快速向全域旅游模式更迭,重在把景觀打造與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相結合,力爭達到環境改善、收入提高、經濟活躍的效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盡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
?
?
相關鏈接:
海南首例航空醫療院前急救47分鐘將送患者至三亞醫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