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李海韻)5月2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了一輪降水過程,而北方部分地區在降雨的同時還將經歷大風降溫。此次降水將重點影響哪些地區?持續時間及強度如何?北方降溫幅度是怎樣的?2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
專家: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
采訪人:新華網記者李海韻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方翀(左)接受記者采訪。王亮攝影
記者: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一輪降水過程。請您介紹一下此次降水的強度、持續時間及影響范圍是怎樣的?
方翀:此次降水過程是一個自北向南,自西向東的過程,影響范圍較大,可以說我國中東部絕大部分地區都會受到影響,但南方地區降水比北方要強一些。在南方,西南地區東部以及江南、華南、江漢、江淮等地以中到大雨為主,而四川盆地東部、湖北、湖南、安徽西南部、江西北部、廣西及廣東可能會出現暴雨,局地出現大暴雨。北方地區降水相對弱一些,華北、東北地區以小到中雨為主,局地可能出現大雨。
降雨的時間從5月2日白天開始,一直持續到4日,各個地區持續時間也不一樣。如四川盆地東部降水從2日白天開始并持續到夜間;而湖南、湖北降雨主要出現在2日后半夜到3日白天;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降雨預計在3日夜間到4日白天。4日以后,江蘇、浙江等東部沿海地區將受到降雨影響。
記者:降雨天氣的成因是什么?此次過程有何特點?
方翀:這是由于來自新疆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在2日進入四川盆地,并與南方強烈的暖濕氣流相交匯,而高層冷空氣途經青藏高原,在高原東側背風坡地形的影響下,形成了低渦環流。隨著低渦不斷向東移動,就容易形成相對較強的降水。
此次降水過程有三個特點。一是影響范圍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都將自南向北、自西向東出現降水過程。二是移動速度快,具體到各地降水持續時間都不會超過一天,因此累計降水量也不大。三是伴隨強對流天氣,如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廣東等地的局部地區將出現短時強降水或雷暴大風。
記者:此次降水將帶來哪些影響?在災害防御方面,應重點關注哪些方面?
方翀:此次降水過程主要對農業產生影響。總得來說,降水對北方地區的農業利大于弊。目前正值春播的關鍵時期,西北、華北等地的降水利于墑情改善,對冬小麥生長發育和春播作物播種出苗非常有利。但南方地區的暴雨及強對流天氣,不利于早稻的移栽返青和分蘗生長、油菜結莢,不利于江淮、江漢的小麥開花,對春玉米、棉花等作物播種出苗也不利;同時,多雨天氣易導致江淮、江漢小麥條銹病的發生蔓延。
因此,長江中下游地區要做好小麥、油菜的水肥管理,促進產量形成。西南地區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適時收獲已成熟的小麥和油菜。江南、華南還要加強早稻田間管理,避開強降水時段適時移栽早稻。
在災害防御方面,由于這次降水過程對流性較強,應重點關注強對流天氣所引發的災害。如短時強降水可能會導致湖南西北部、重慶中部山區出現山洪地質災害,因此氣象及相關部門要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范工作,當地居民也需要留意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尤其關注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區域。此外,雷暴大風會導致一些建筑物的倒塌,公眾在外出時也應遠離廣告牌及危險建筑物。
記者:除了中東部的降水,北方這幾天還有大風降溫,此次降溫將重點影響哪些地區?降溫幅度如何?
方翀:受新疆冷空氣東移南下的影響,從5月2日開始一直到6日,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及內蒙古地區都將先后出現4~6級風,陣風可達7級,平均氣溫將下降4~8℃。其中,華北地區降溫幅度為4~6℃,體感不太明顯。東北地區的降溫幅度最大,平均氣溫降幅可達8~10℃,最高氣溫可能會降12℃以上。由于前期溫度較高,尤其2日至3日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最高氣溫達30至34℃,所以此次降公眾從體感上會感覺比較明顯。
5月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出現降雪天氣,給交通、農牧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當地氣象部門發布霜凍藍色預警,并提示做好防霜凍工作。吳小明攝影
記者:4月30日,我國內蒙古大興安嶺烏瑪林業局伊木河林場發生了火災,此次火災是否與近期的天氣有關?進入春夏之交,風干物燥,對于防范火災公眾應注意些什么?
方翀:在一定程度上,火災與天氣是有關系的。近期北方地區受到地面氣旋的影響,風速較大,溫度比較高,天干物燥,比較容易引發火災。
進入春夏之交,天氣干燥,一些家用電器也開始使用頻繁,我們在用電時注意不要超負荷,像熨斗這樣的電器在使用時更要小心。對于喜愛踏青與戶外燒烤的人,要注意不要在林區內燒烤、亂扔煙頭,以免引發火災。
記者:未來一周我國天氣情況如何?
方翀:北方地區在經歷大風降溫后,溫度將迅速回升,而南方地區降水仍舊偏多,7日至9日,10日至11日還將有降水過程,但降水的強度就這次過程而言相對較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