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4日消息(記者 祝勇)2017第二屆海南國際旅游島三角梅花展1月20日至5月3日舉辦,濱海公園主展區及市區20個重要路段節點園藝造景的17余萬株、110個品種的三角梅迎春綻放,為冬季的海口奉上了一場色彩繽紛的三角梅盛宴,系列配套活動如火如荼鋪展,打造了“春暖花開”城市形象,獲得了廣泛贊譽,央視更是三次報道。本屆花展歷時104天,創下海南花展歷史展期新紀錄。
扮靚海口 三角梅成新景
如今的海口,三角梅成為扮靚城市的重要色彩,也讓城市發展更具生機。本次花展設有濱海公園主展區、日月廣場精品花藝科普展區以及市區20個重要路段節點園藝造景。其中,濱海公園主展區三角梅擺花90417株、草花377099株,各道路節點、日月廣場擺花三角梅5萬株,草花11.8萬株。此外,四個區各建3條三角梅主題街區和5個休憩景觀,海口的城市主干道與街區街巷被繁花裝扮一新。
三角梅如火一般的熱情,點燃了海口城市建設新引擎。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科學描繪了海口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堅持沿江沿海統籌發展,圍繞“一江兩‘岸’、東西雙港驅動、南北協調發展”,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的城市發展新格局,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修復,以“海綿城市”理念啟動水體治理;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域旅游和“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建設,調優做強綠色特色實體經濟等城市建設理念,為三角梅經濟、三角梅文化發展創造了更扎實的基礎條件,為三角梅更絢爛地綻放帶來了新契機。
賞梅踏春 助力全域旅游
三角梅向陽而生、綻放全城,“賞梅踏春”“賞花過節”成為2017春節市民游客出行的熱門選擇。據統計,2017年一季度,海口共接待游客570.41萬人次,同比增長25.09%。
濱海公園作為本屆花展主展區,相較去年有更大提升與豐富,開辟了精品展園區、品種展園區、省內外企業展園區、互動展園區、友城展園區五大展示片區,9萬株、110個品種的三角梅迎春綻放,讓市民和游客漫步花海,感受南國溫暖的春光。為滿足市民游客騎行、徒步等多樣游園要求,五大展區還通過環湖步道交通體系及三角梅環園花帶進行緊密串聯。此外,主展區在主要出入口及核心景觀節點處設計了造型花船、植物景墻、景觀燈塔及各類植物小品雕塑,從各個方面展示三角梅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傳播三角梅精神。隨著花展的舉辦,三角梅已成為海口的一張靚麗名片,成為展示海口全域旅游的重要載體。
為繼續發揮“三角梅+”的疊加效應,將花展作為推進全域旅游建設的切入點,以及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新舉措,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結合冬季營銷與春季賞花踏青,把三角梅與城市漫游、鄉村游、購物休閑、文化餐飲、親子體驗、婚慶、花卉產業基地觀光等模式相結合,推出了城市賞花游、海口“深呼吸”親子游、海南美食游三條精品線路,讓市民游客可自由組合以上線路,來一趟“踏春賞花深度游海口”。
主題活動 推動產業融合
海南發展三角梅花卉旅游和花卉產業資源得天獨厚,本屆花展期間,海口圍繞旅游、文化、藝術演出、體育、經貿、科研、會展等領域推出了三角梅主題宣傳片和主題歌曲的創作、三角梅系列文創旅游商品的開發推廣、三角梅花展與城市營銷結合的旅游促銷、三角梅國際論壇交易博覽會、三角梅攝影大賽、三角梅詩歌大賽、椰樹下的三角梅——著名畫家采風活動、最美三角梅花王評選、最美三角梅陽臺和最美三角梅街區推廣等十余項主題活動,不斷挖掘繁榮三角梅文化內涵與產業特色,彰顯了生態優勢,延伸了三角梅的產業功能與旅游功能,釋放出產業融合強勁內生動力。
以三角梅命名的文創旅游商品(領帶、絲巾)、繪畫、詩歌、攝影、小品、音樂、演藝等,均成為了文化旅游的新產品,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文旅融合與旅游供給側改革。來自全國的文學家、攝影師、藝術家以三角梅為主題借物詠志,創造出一批繪畫和詩歌作品,大大豐富海口的文化內涵,為海口帶來新的文化氣息,留下新的人文元素。
市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旅游+”的拉動力與融合能力,為三角梅花卉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同時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感受到海口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央視關注 提升城市美譽度
第二屆三角梅花展獲得了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界的廣泛關注。期間,關于三角梅花展的原創報道共計424篇(條),三次榮登央視新聞。全方位報道讓海口“雙創”、城市旅游以及城市精神、城市風采傳遍大江南北,海口文化自信隨著知名度、美譽度的進一步飆升而更加彰揚。
1月29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北方的冬天已經是冰天雪地,而海南卻是一片春光,花開正艷。作為2017第二屆國際旅游島三角梅花展的主展區——濱海公園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1月30日央視《新聞聯播》又報道:“在海南海口街頭,姹紫嫣紅的三角梅迎風怒放,‘新花城·新海口’驚艷了無數游人”;3月1日,央視兩會前直播節目《春天的中國》(央視《新聞直播間》)再次以“海口濱海公園——含蕊紅三葉 迎春艷一片”報道海口第二屆花展和花展帶動的三角梅經濟成果。央視對本屆花展的持續關注不僅有助海內外游客了解第二屆花展與海口,同時也廣泛凝聚了人們對花展的認識與印象,提升城市美譽度。
美化環境 提升幸福指數
“雙創”以來,海口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行走在海口的城市街頭,有花添彩,人在城中,城在景中,一座城仿若一幅畫,這是一種脫胎換骨的蝶變。隨著三角梅花展的舉辦,海口居住環境不斷美化,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贊揚和認可。
第二屆花展開展后,濱海公園、萬綠園、世紀公園、日月廣場等展區及海口的城市主干道與街區街巷被紛繁的花裝扮一新。爛漫繽紛的布展花卉、獨具匠心的園藝小景、貼近市民產業的主題活動,無一不展示著海口熱情質樸的美好形象,給冬季來到海口的游客呈現出了一場色彩繽紛的三角梅盛宴,展示了海口“雙創”成果和優美秀麗的城市人居環境、人文風貌。
作為2017年三角梅花展的亮點之一,除了濱海公園等“三園合一”核心展區,主辦方還將賞花延伸到四個區居民休閑廣場、商業綜合體、街區街巷等市民熱衷的休閑場所與休憩點,海口各級各部門圍繞城市美化、靚化積極作為,在以展促產的同時,不斷改善提升城市功能,營造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打造更加宜居宜游的城市氛圍,讓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以展促產 產業全新起步
海口通過兩屆三角梅花展,發展較為滯后的三角梅產業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三角梅得到了普及推廣種植。目前,海南大湖橋園林有限公司在紅旗鎮規劃建設一個8800畝的專業性三角梅產業園,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已種植各類三角梅300多畝;海南大信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在演豐鎮種植500多畝三角梅,大小品種近30萬株;正在建設1200畝的三角梅主題公園,已種植三角梅80多畝,全市三角梅種植面積約3000畝。據統計,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三角梅產值約4000萬元。
與此同時,通過三角梅花展助力精準扶貧。海口三角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建成蘭花谷、云龍、獅子嶺、美安、靈山5個三角梅產業基地,其中蘭花谷和靈山基地主要針對精準扶貧;把發展“三角梅產業”、打造“三角梅經濟”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確保扶貧接地氣、見實效。
此外,三角梅花展推動了新品種培育和引進。隨著種植基數的擴大,以及人們對三角梅特性的了解不斷加深,國內原來沒有的品種不斷出現。源于我國的三角梅(新)品種途徑,海南引進120多種通過自然芽變、種子培育(包括自然育種與人工育種)的新品種。目前,三角梅在海口應用形式包括垂直綠化、片植、局部點綴等,特別是在橋梁綠化方面,使用的植物80%是三角梅植物。通過品種馴化、花期控制,天橋三角梅的花期可跨越夏秋冬三季,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以花會友 搭建交流平臺
為保證本屆花展的圓滿成功,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花展籌備情況匯報,并親臨現場實地調研,為花展舉辦指明方向,提出要求,解決困難。同時,全市各部門群策群力,相互合作,最終確保了花展的順利舉辦。
本屆花展最成功的模式之一,就是海口邀請海南省多個市縣和農墾集團共同參與布展,通過花卉花藝多種方式,展現各市縣的地域文化及特色。隨著三角梅的聲名遠播,花展已演變成城市之間旅游、文化、經濟、交流、推廣的一個平臺和窗口。在位于濱海公園的友城展園區,花展組委會邀請了三亞、文昌、定安、屯昌、澄邁、農墾集團、保亭、瓊中、東方共八個市縣和農墾集團共同參與,并設立形象綜合主題展區,打造城市、企業形象推廣窗口,以花會友,城城互通,共謀發展。
在今年三角梅花展期間,海口各級各部門圍繞城市美化、靚化積極作為,除了濱海公園等“三園合一”核心展區,主辦方還將賞花延伸到四個區居民休閑廣場、商業綜合體、街區街巷等市民熱衷的休閑場所與休憩點。花展開幕式放在海口海航日月廣場,正是向著以花為媒,以節帶展,以展促銷的目的,推出海口旅游消費休閑綜合體與城市新地標,帶動商業、消費、生態農業、花卉等行業的發展融合。
在以展促產的同時,不斷改善提升城市功能,營造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打造更加宜居宜游的城市氛圍,努力讓居民生活更加美好。
?
相關鏈接:
第二屆海南三角梅花展配套活動9大獎項揭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