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4日消息(記者 孫衍玲)5月的海口春風意暖,花香飄逸。記者第一次見到貧困戶吳多民時,他剛從水庫邊喂鵝回來,說起這群鵝,吳多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春節前賣了80只,也有一萬多元的收入,除去飼料的錢,還是賺了大幾千塊錢。”吳多民開心地算著養鵝的收入。
去年,吳多民一家被列為精準扶貧的對象后,黨和政府一系列強有力的幫扶舉措,不僅為兩個孫子提供了教育幫扶,還讓吳多民養起了牛、鵝,還在村里給吳多民找了一份工作。“孫子上學不愁了,每個月也有收入,日子過得踏實了。”
家里沒收入 孩子上學愁
吳多民現在家里有4口人,兒子在2014年因病去世,兒媳婦也改嫁了,他和老伴帶著兩個孫子。“以前兒子在的時候,我們捕魚來賣,也夠換一家人的口糧。”吳多民說。
2014年,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就落在吳多民的肩上。“人老了,手腳也沒有以前利索了,一天捕的魚也沒有多少。”吳多民回憶起以前的生活,眼里滿是憂愁。家里生活緊湊點也能過得去,就是苦了兩個小孫子,孫子上學費用也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年紀大了,想換種謀生方式,但又缺乏資金。”吳多民說,自己72歲了,也不知道還能陪伴孫子多少年,最擔憂的就是兩個孫子上學的問題。
多部門關懷 日子有盼頭
2015年年底,吳多民被納入建檔立卡的幫扶對象,吳多民一家得到了“市、區、鎮、村”四級責任人的幫扶。
經過四級幫扶,孩子上學的問題解決了,心里的大石頭也落地了。因為身體緣故,政府幫助購買了鵝、牛,又在村里為吳多民找了一份工作。現在吳多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幫扶單位經常到我家里來噓寒問暖,給我送來油米,關心兩個孫子,真的很貼心。”吳多民說,3月份的時候,團市委還專門組織村里的孩子去游玩,兩個孫子都去了,看著他們高興的樣子,心里十分感動。
據了解,三江鎮政府聯合團市委先后為吳多民購買80只鵝,100只鵝苗,92包鵝飼料,建了一間鵝舍,并購買了3頭黃牛;為吳多民的兩個小孫子落實教育補貼4500元,同時為一家四口申請了每月10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吳多民的生活逐漸好轉,他對以后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吳多民在水庫邊上圍欄養鵝。“早上送兩個孫子去學校后,就和老伴去割草。”吳多民說,每天都得和老伴去七八公里外的坡上割草,基本上割兩三擔就夠鵝吃上一天。記者在水庫邊上看到了4頭牛,吳多民說,政府給送了3頭牛,母牛生了一頭小牛,現也不打算賣,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吳多民看著自己養的牛和鵝,言語中流露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也相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脫貧。
?
相關鏈接:
瓊中長沙村出招激勵貧困戶發展 攢“工分”年底才能拿分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