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5月4日訊(記者趙秀紅)今天下午,“‘一帶一路’與我們的未來”課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十一學校的12名高中生經過近半年的研學,從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對“‘一帶一路’與我們的未來”進行了匯報與研討。該課題組由人大附中、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北京青年領袖文化發展中心共同立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鐵建等國內外高校和相關機構的專家提供專業指導。
青少年視角的“一帶一路”研究在國內外尚為空白。“作為青少年,我們見證了大變局之下的中國外交從韜光養晦到奮發有為,也深感肩上的責任與國家命運、世界未來密切相關。因此,我們關注‘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從青少年視角提出問題并努力尋解。”一名課題組成員如是說。今年1月,課題組正式成立,此后,學生們利用節假日開展了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今天的會上,學生沈瑜非關于在青少年中推廣“一帶一路”旅游的研究讓與會專家耳目一新。她自己設計了調查問卷,調研青少年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旅游狀況,發現同輩們對“一帶一路”了解并不是很清楚,對沿線國家有刻板印象,而超過60%的青少年對沿線國家的文化和自然風光非常感興趣。沈瑜非提到,在青少年特別喜歡的某視頻網站,一個講述青藏高原的紀錄片《第三極》播放量達到16.8萬。借鑒這個思路,沈瑜非提出:應該用適合青少年口味的方式推廣“一帶一路”旅游,比如開設郵輪項目體驗海上絲綢之路、增加國家間的青少年游學活動等。
課題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教師高秋明對高中生的研究感到驚喜,“這是非常好的學術啟蒙,讓我都有了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她認為,與大學生不同,高中生的研究既體現出濃厚的青少年特色,思路大膽,又有很扎實的基礎。比如,多位同學關注“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里面就提出用新穎的青少年傳播手段,很有新意。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05日第3版
?
?
相關鏈接:
“一帶一路”安全合作對話會在京舉行 孟建柱會見代表團團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