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8日起,北京實施醫改新政告別“以藥養醫”。至今新政“滿月”,從監測數據看,“看病難、看病貴”有所緩解,尤其到大醫院找專家看病的人數明顯減少。
在中國,大多數醫院“以藥養醫”,藥費以高利潤成為醫院經濟效益的主力軍,這也被認為是增加病人負擔的一大頑疾。
如何解決“看病貴”?在經過近四年的試點后,北京于今年4月8日正式實施《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北京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告別“以藥養醫”,全部取消藥品加成,7000多個品種藥品實現陽光采購,砍斷“高利潤”利益鏈,預計藥品價格總體下降約20%。
5月7日,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表示,改革實施以來,醫療服務和費用變化符合預期,醫療費用、藥品費用明顯下降。
數據顯示,今年4月8日至5月5日,北京市三級醫院門急診次均藥費與今年3月相比(下同)減少9.6%;住院例均費用減少4.1%;住院例均藥費減少17.7%。二級醫院門急診次均藥費減少14.8%;住院例均費用減少14.1%,住院例均藥費減少24.0%。
四周來,藥品陽光采購平臺累積訂購金額51億元(人民幣,下同),累積節約藥品費用約4.2億元,節省幅度達8.2%。
與此同時,CT、核磁檢查工作量與今年改革前相比增加了5.5%和20.1%,但費用分別減少了45.5%和24.4%,共節省1.1億元。
藥費、檢查費均少了,看病難是否有所緩解?
看病難,實則是到大醫院找專家看病難,據統計約1.2%的患者能掛上知名專家號。2015年,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到2.35億人次,比2010年增長48.8%,但專家人數有限,且許多疾病是無需找專家看的多發病、常見病。
此次醫改要達到的目的還包括引導人們就醫回歸基層醫療機構,通過設立醫事服務費分流患者,讓專家為真正有需要的患者診療。
數據顯示,新政實施以來,北京市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減少15.1%,二級醫院總門急診量減少7.2%;一級醫院及社區服務中心門急診量增加3.4%。與此同時,監測單位普通號就診人次為855.5萬,減少11.9%;副主任及以上號別就診人次為208.2萬,減少15.9%。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指出,從數據看,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大醫院人滿為患有所松動,符合分級診療制度的導向,尤其找專家看病難的問題有緩解傾向。(記者杜燕)
?
?
?
?
相關鏈接:
提升標示牌品質 海口高新區指導包點云龍鎮“雙創”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