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式”檢查開“藥方”整改
5月3日上午,在東方市政府的一間辦公室內,氣氛稍顯凝重,這里正在進行一場反饋會: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督查小組向東方反饋環境保護綜合督查情況,對當地環境保護工作現存的問題進行“問診把脈”。
東方市是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開啟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反饋的第一站。
連日來,督查小組先后到東方、昌江、澄邁等市縣進行督查反饋,圍繞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精神,全面梳理了三個市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并就督查發現的問題開出“藥方”,督促及時整改。
診斷——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通病”
規避監管排污、未辦理環保相關審批手續、養殖污水直排……在前一階段走訪過程中,環境保護綜合督查小組對3個市縣多家企業、超百個點位進行檢查后發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在東方,我們檢查了電力、油儲、碼頭等24家企業32個點位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危險廢物管理不規范等行為。”督查小組工作人員介紹,除了部分企業環保違法違規問題不容忽視以外,東方、昌江、澄邁等3個市縣存在著其他的“通病”。
其中之一就是環境管理體制欠完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有待健全。督查組指出,3個市縣均存在生態環保權責尚未明晰,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不夠健全,尚未形成合力,導致了相關部門在環境管理工作中履行職責不到位、聯動難見成效。
此外,東方和昌江至今未單獨設立環境監察執法機構,環境執法難以開展;3個市縣均存在環境監測能力薄弱、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推進緩慢等問題。
在反饋現場,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直言,“由于處于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逐步凸顯,希望地方政府強化責任擔當,認真履行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
細查——
發現各項短板
與此同時,督查組還指出,東方、昌江、澄邁等3個市縣都存在環境問題:比如,東方工業園作為海南省重大危險源較為集中的區域,在環境風險防控、應急能力建設方面存在不足;昌江尚未建設建筑垃圾收納場,環境衛生整治急需加強;澄邁因工業布局不合理導致的結構性環境問題近年來日益突出等。
據督查小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個性問題與共性問題并存,給當地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不同的壓力,整改起來需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以環境污染防治問題為例,其中,對東方水污染治理形勢嚴峻、農業和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比較突出、部分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不夠等問題需要綜合施策,特別要以督查工作為契機,根據督查發現的薄弱環節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制訂整改措施,強化長效管理機制。
而昌江存在的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河道污染整治不到位、農村環境問題突出,澄邁存在的城鄉環境問題突出、建筑垃圾消納能力嚴重不足、自然生態保護力度亟待增強等情形,也并非是新出現的短板問題。
開“藥方”——
明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間
對此,督查組現場開出7個督查“藥方”,包括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多規合一”,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加強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建設;結合六大專項整治,推進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防治;加強環保能力建設;嚴格環境監管執法,加大打擊環境違法力度;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等督查意見和建議。
督查小組還為東方、昌江、澄邁等3個市縣定下“時間表”:要求各市縣政府在收到督查意見15日內報送整改方案,并自整改方案報送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提交整改報告。
下一步整改工作具體將如何進行?東方市市長鄧敏表示,東方將成立專門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督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逐項分解問題,制定臺賬,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實行環保問題整改落實責任制,嚴格落實時間、人員、資金,做到即查即改。
此外,昌江、澄邁等市縣政府一把手也當場表態,將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落實,解決當地突出環境問題并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本報海口5月7日訊)
?
?
相關鏈接:
環保督查發現企業“花式造假”:監測數據竟為負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