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看到城市越來越漂亮,很滿足”
???????????市民“候鳥”志愿者共話海口“雙創”
6日上午,志愿者走進金鼎路開展志愿活動。記者黃一冰 攝
5月6日上午,金鼎路金灣廣場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活動(以下簡稱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踴躍參與。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此次活動的參與人員,無論是填寫了問卷的市民,還是參與此次活動的志愿者,他們對于“雙創”除了點贊,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們有的通過“雙創”對“為人民服務”理念的認識更深刻,有的通過“雙創”實現了自我價值,有的受益于“雙創”想動員家人搬來海口……
參加志愿活動體會為民服務內涵
“通過參加‘雙創’志愿活動,讓我對‘為人民服務’理念認識更深,也加強了我進一步志愿服務的意愿。”5月6日上午,本報聯合秀英區在金鼎路開展《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活動,海南大學在校大學生志愿者韓放組織了近20余名志愿者協助此次活動的開展,他說在參加“雙創”志愿活動前,對“為人民服務”的認識僅局限于書本上,如今通過參加“雙創”志愿活動,讓他對“為人民服務”的認識更深刻。
韓放的深刻認識源于他的一次“雙創”志愿服務。對于那次志愿服務經歷,韓放仍記憶猶新。秀英區一所療養院里住著20多戶麻風病人,年齡大的有80多歲、小的也有60多歲,因為居住地較偏遠,他們就不常出去,外人怕傳染,也很少進來,因此他們是一群孤獨的人。“一次‘雙創’送溫暖活動,我走進了這群人。”韓放說,那些阿婆阿公看到他們很開心,不停地說謝謝志愿者、謝謝黨和政府!
“這些老人是真的被感動了。”韓放說,他也被這些老人的笑容感動了,他從這些老人的感謝聲中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分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和意義。“以后我還會堅持做志愿者。”
6日上午,在秀英金鼎路,市民積極參加《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的作答。記者黃一冰 攝
城市整潔管理要行之有效
“海口氣候好、空氣好,而且通過開展‘雙創’活動,環境衛生、人們的文明素養也越來越好。”來自安徽的杜勝勛3年前退休后,就來到了他定居在海口的女兒這里,他現在想讓他的兒子、兒媳、孫子也一起過來,他認為老家的沙塵暴對身體傷害太大了。
杜爺爺見證了“雙創”給海口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先是‘四害’越來越少,接著是路面上的煙頭袋子等垃圾越來越少,然后是人行道越來越暢通、路面越來越平。”杜爺爺說,他對海口的“雙創”非常滿意。
說話間,杜爺爺認真翻閱著秀英區發放的小冊子《海口市愛國衛生管理辦法》,他對其中提到的禁煙、“門前三包”、環境衛生管理給予了贊揚,他說一座城市要干凈整潔,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將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雙創’好啊,讓海口改變了很多!”家住秀英區金鼎路的市民吉德明覺得,下一步,海口應該更加注重人的思想教育。
吉德明向記者述說了他曾看到過的一幕:大街上,一名中年男子將還未熄滅的煙頭扔到了地上,一名約5歲的小女孩經過,看到地上還未熄滅的煙頭趕緊用腳踩滅。
吉德明說,如今路面已經很干凈了,這離不開環衛工定時定點的清掃,也離不開大多數市民已經養成的良好習慣,但是他覺得還可以通過精神文明教育,讓市民將文明的風氣、良好的習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志愿者在小區電梯里向居民提供《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征求建議。記者黃一冰 攝
鄰里之間應該守望相助
“秀英區通過創建全面文明城市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很明顯。”張祖文1992年來到海口,1993年在海口落戶,他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上留下他對文明創建的一些看法,如在誠信建設的宣傳方面有待加強。
除此以外,張祖文認為秀英區還應該加強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對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的學習宣傳;加強打擊“黃賭毒”的力度。另外,他認為鄰里之間應該互幫互愛、守望相助,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
對于秀英區刊播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開展的志愿服務和慈善捐款等公益活動,發放的市民文明行為教育引導方面的手冊或資料,張祖文表示很滿意,除此以外,他覺得“15分鐘生活圈”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此他給“您所在的社區便利程度評價”這個選擇題選了很滿意這個選項。
幫助別人實現自我價值
“看到城市越來越漂亮就覺得很滿足!”張冰潔作為此次《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活動志愿者的一員,最開心的就是市民朋友在獲得她幫助后露出滿意開心的笑容。
2014年開始做志愿者的張冰潔,開展“雙創”后,她便是“雙創”志愿者的一員,清掃道路、河流沙灘垃圾,義檢、義診、小家電維修、清潔眼鏡,節假日陪孤寡老人聊天、送慰問品以及各類“雙創”宣傳活動等等。
“作為一名志愿者,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實現自我價值。”張冰潔表示,志愿者是正能量的傳遞者,通過自己的幫助感染到別人,別人也會幫助其他人,這個社會就會充滿正能量,就會像一個很溫暖的大家庭一樣。
據了解,張冰潔作為秀英“雙創”志愿服務隊一員、海口星海社工服務站一名社工,如今她的志愿服務時數超過759個小時,組織過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網格員志愿服務隊、海南華僑中學志愿者服務隊、巾幗志愿者服務隊、海口衛校志愿者服務隊等約400名志愿者,進行專業的志愿者基礎知識、服務技能與要求的培訓,為“雙創”志愿服務培養了專業的志愿服務人員,并保障志愿服務的效果。
記者史發梅
(海口網5月8日訊)
?
?
相關鏈接:
“雙創”不留盲點 海口市科工信局督察三大運營商網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