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楊濤之帥)夜幕降臨,一束光打在幕布上,照亮了整個村子。隱在放映機后面的年輕人,是江蘇連云港海州區錦屏鎮大學生村官。他們的放映隊名字很樸實,叫大學生村官放映隊。村民給一場場露天放映起了個雅俗共賞的名字,叫“流動紅影院”。
5年放映790場數字電影
錦屏鎮大學生村官放映隊2012年初成立,現有隊員10名,都是黨員,清一色大學生村官。5年來,放映隊隊員放棄了許多與家人共度的美好時光,他們披星戴月、寒暑不停地走遍了轄區的每一個村組,共放映數字電影790余場,最多的一年曾放映216場。
場次的數字往往是枯燥、抽象的,而在場次數字的背后則有著放映隊員鮮為人知的辛苦和勞累。從最初組建村官放映隊的設想,張井春聯合兩名大學生村官成立放映隊,3個稚嫩的青年摸索著添置設備器材、聯系車輛、制作宣傳品、安排場地人員,到如今10名隊員都能熟練掌握各項放映技能,獨當一面,這是大家共同努力、抱團前行、群策群力、不懈追求的結果。“電影放映看起來簡單,其實學問大得很。熒幕的安裝以及位置選擇、放映機的固定、兩者間的距離都會影響到電影放映的效果,而放映技術則需要通過日積月累才能得到提升。”老隊員程小橋笑著說道。夏季蚊蟲叮咬,冬季寒風刺骨,放映路途上的顛簸、拆卸設備的艱辛,沒有讓這群年輕大學生村官放映員退縮。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夏季多雨,電影放映時經常遇到下雨天氣,而放映機不能遭水,放映員們便輪換著用傘遮機器,自己淋雨,每當這時村民們也會主動過來幫忙。大家一同堅守,愈行愈堅定,漸行漸快樂。
放映隊成立之初,缺經驗、少設備,他們群策群力,抱團前行,不懂放映技術,就通過各種渠道請來區文化館老放映員現場指導;沒有實踐經驗,他們就跟著其他放映員現場觀摩,掌握技巧。聚焦、變焦、亮度值校準、幕架擺放等等,放映隊員在摸索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起初沒有專門放映車輛,隊長張井春把父親買菜的三輪摩托臨時“征用”。為了節省經費,他們自己動手做可移動電纜繞線盤。
夜幕降臨時,也是電影熒幕點亮之時。村民們三三兩兩搬著“小馬扎”來到村中心廣場占地方。電影開場時,廣場上已經是一片黑壓壓的人群。素有“一大片”之稱的李圩村共分8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有兩三百口人,彼此相距四五里路,但是每次電影放映,所有村組個個不落,放映隊總是把群眾愛看的電影送到家門口。2015年7月的一天傍晚,剛下過大雨,放映隊員們堅持按照計劃前往李圩后周莊放映電影,雨后農村的土路很是泥濘,放映大篷車陷在去后周莊的路上,放映隊員跳下車推著大篷車往前走,可腳底不斷打滑,眼看著就要到放映的時間了,距離后周莊還有二里地,這可急壞了放映隊員們。后周莊的村民聽說放映大篷車陷在路上,紛紛過來幫忙推車,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村民的幫助下,熒幕準時在后周莊點亮了。村民們對電影的喜愛和對放映隊的支持與幫助,成了放映隊堅守的動力。
把黨的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
“我們的影院是紅色影院,我們是放映隊也是宣傳隊。”錦屏鎮黨委組織宣傳委員唐玉燦經常這樣說。放映隊始終把滿足黨員群眾需求放在第一位,他們走遍了錦屏轄區所有自然村組,播放的紅色影片及科教片占放映總量的70%。
據放映隊隊長張井春介紹,放映隊在長期放映過程中還探索出了兩個傳播黨委政府聲音的好辦法,一是插播教育宣傳“廣告”,二是開展“主題聚焦”集中放映。
每次在播放影片之前以及“中場休息”時間,弘揚正能量、傳遞好聲音的視頻總會適時播放。5年來,放映隊收集制作了《秸稈禁燒巧利用》、《毒品的預防與戒毒》、《農村老年人的權益保障》等一批視頻。2016年結合村“兩委”換屆,放映隊播放嚴肅換屆選舉紀律宣傳視頻,做到行政村全覆蓋,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微宣傳”產生了大能量、起到了大作用。桃花村的養豬大戶張光耀通過觀看電影了解到秸稈的妙用后,主動咨詢專家,從秸稈飼料的營養成分、飼喂方法、成本效益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解,并將玉米秸稈在豬飼料中進行應用嘗試,不僅降低了飼料費用,還提高了生豬養殖產量。
“主題聚焦”放映活動也是吸引村民觀影的一個重要法寶。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放映隊集中放映《焦裕祿》、《第一書記》等影片,滿足黨員群眾時效需要,讓黨員群眾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受到教育。去年,組織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95華誕優秀國產電影播放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放映活動,集中放映村民比較喜歡的戰爭題材影片,村民觀影踴躍。此外,為了配合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放映隊精心挑選一批愛黨愛國教育影片送進校園。農民群眾種養殖技術有需求,放映隊主動與農技部門銜接,挑選一些適合本地農業發展的科教影片放映。
奉獻綻放青春色彩
奉獻是一種無私的愛、不懈的追求、執著的信念。青春力量不斷匯聚,放映電影剛開始只是大學生村官張井春為滿足本村村民文化生活需要,后來擴展到周邊村,擴展到全鎮所有村。從放映員到放映隊,從最初3名隊員到現在的10名成員,從起初每月一場到現在每周多場,從每場幾十人到現在的幾百人觀影……這一路走來并非一帆風順。放映隊成立初期,個別新隊員認為放映電影是形式主義,還耽誤個人時間,不是很認可。隊長張井春針對這一問題,主動提出到其任職的村放映電影,在放映的間隙帶著他們與村干部群眾促膝交談,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村級事務,走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放映隊這一集體,現在這些隊員已經成長為放映隊的骨干力量,對放映事業充滿熱情。青春之藤蔓延無邊,經過5年的磨礪與成長,大學生村官放映隊已經成為詩畫錦屏的靚麗風景。
放映隊精神在這里閃光,也在照耀著每一個放映隊員。大學生村官不斷流動,放映隊伍卻不斷壯大,青春接力棒始終向前。放映隊團結、奉獻、執著的精神鼓舞著團隊的每一個人,在這支隊伍里先后走出5名公務員、2名副科級領導干部,涌現出了連云港市十佳大學生村官李偉、夏佳訊,市青年崗位能手劉克東,區新長征突擊手張井春……
放映隊先后榮獲了第六屆全國“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集體、省第五屆“服務基層、服務農民”特殊榮譽集體、區“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扎根基層歷練人生,為民服務青春閃光。錦屏鎮大學生村官放映隊用奉獻書寫青春,讓青春綻放風采。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黑龍江篇】黑龍江省成為全國對俄辦學項目最多省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