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新聞分析:筑牢信用風險防范第二道防線 銀監會加強押品管理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
作為債務人償還債務的第二還款來源,抵質押品是商業銀行緩釋信用風險的重要手段。中國銀監會8日發文明確將押品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指導商業銀行規范和加強押品管理,并對押品分類、估值、集中度管理、壓力測試等提出明確要求。
據了解,目前銀行貸款中60%左右是抵質押貸款,包括房地產、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和其他押品等類別,其中房地產抵押貸款占50%左右。
“對押品的質量、真實性等加強管理,有利于商業銀行減少損失,提升應對不良資產上升的能力,是抵御信用風險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部分商業銀行押品存在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流程不規范、風險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其風險緩釋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商業銀行押品管理指引》對押品分類、押品估值、抵質押率設定等重點環節的風險管理提出具體要求。指引要求,商業銀行應至少將押品分為金融質押品、房地產、應收賬款和其他押品等類別,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同時,應結合業務實踐和風控水平,確定可接受的押品目錄,且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押品估值、抵質押率設定是押品管理的難點和重點。指引要求,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押品的價值波動特性,合理確定價值重估頻率,每年應至少重估一次。價格波動較大的押品應適當提高重估頻率,有活躍交易市場的金融質押品應進行盯市估值。商業銀行應審慎確定各類押品的抵質押率上限,并根據經濟周期、風險狀況和市場環境及時調整。
某大型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人員表示,押品估值的專業性較強,目前商業銀行主要依賴外部評估,此次指引要求如果使用外部評估,還要進行內部審核確認,對商業銀行的評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今后要加強這方面的隊伍建設。
為緩解企業融資難,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渠道,社會上一直呼吁銀行放寬押品范圍。
曾剛表示,目前商業銀行的押品主要以房屋、土地等不動產為主,但對小微企業來說,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面臨融資難的問題。商業銀行應該探索擴大押品范圍,把一些不動產納入進來,促進小微企業尤其是科創企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動產面臨估值更復雜、處置變現難度大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等問題,這類業務的開展有賴于基礎設施的健全和法律環境完善,需要有個過程。”曾剛說。
在加強押品管理的同時,銀監會表示,商業銀行既應重視抵質押品的風險緩釋作用,又要全面評估債務人的償債能力,避免過度依賴抵質押品而忽視第一還款來源。同時要平衡好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的關系,合理發放信用貸款,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好金融服務。
?
?
?
?
相關鏈接:
海口部分學校周邊小賣部暗藏游戲機 受學生歡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