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住在海口秀英區水云天小區的湖北候鳥老人鳳姨切身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街道不再“灰頭土臉”、廣場上的垃圾少了、公廁沒了臭味、保潔車和高壓水車“出場率”越來越高……這些,正是秀英區實行深度保潔、落實精細化管理所帶來的變化。
城市管理應像“繡花”一樣精細,而“精細化”就是一枚既細且長的“繡花針”。2016年以來,秀英區圍繞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創新管理方式,從環衛運行模式入手,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推動環衛管理部門職能轉變,著力從繁重的具體事務中抽身出來,致力于市場監管及市場化運作規范建設,真正實現環衛工作“管干分離”。
公廁無異味,市民點贊貼心服務。
“環衛+城管”聯動執法 掃出干凈出行路
5月9日8時許,在秀華路,剛剛經機械沖洗、人工保潔后的路面顯得格外清爽,就連人行道旁的樹根、墻根、電線桿根下也基本看不到瓜果皮渣。“注意看看綠化帶里還有沒有遺漏的煙頭,果皮箱里該套上環保袋了。”海口玉禾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秀華路清掃班班長楊雪娟一大早便帶著十幾個姐妹忙活開來,用夾子撿拾綠化帶里的塑料袋,清理路邊雨水井內積存的枯葉、淤泥。
“把清掃保潔細化到道路的每個角落,讓污漬無處可逃。”楊雪娟所帶領的清掃隊每天都要對路面沙土、樹坑、下水道的磚頭瓦塊、死角垃圾做到及時清理,使城市道路達到“六無六凈”的標準,確保清掃保潔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我們還會配合轄區城管對‘門前三包’落實不到位、車窗拋物的行為進行拍照取證。” 在堅持日常保潔的同時,楊雪娟和工友們還承擔起了另外一份職責。
據了解,秀英區在轄區內推行“環衛+城管”聯動執法機制,充分發揮環衛工人監督“門前三包”、車窗拋物、亂丟煙頭和偷倒垃圾等行為的優勢,讓環衛工人進行保潔的同時,運用“互聯網+”的信息平臺拍照取證,執法部門隨后跟進依法查處,對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進行嚴管重罰。做到保潔、監督與查處同步,及時保持路面安全整潔,一崗雙責,聯合管理,以最優的服務、最好的質量提升環衛管理水平。
今年是楊雪娟在環衛崗上的第8個年頭,她介紹,“一把掃帚一把鍬,春夏四季街上繞”是以前的工作狀態,隨著環衛精細化管理引向深入,工作標準更高了。“感覺細心做完,整條路都‘亮’起來了。”楊雪娟說。
細節決定成敗 掃出靚麗好風景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到逸秀園小廣場乘涼的市民日益增多。位于廣場附近的逸秀雅苑公廁,2名保潔員輪班打掃廁所衛生,無論游客多少,公廁環境始終干凈整潔無異味,而這,只是秀英區環衛精細化管理的一個縮影。
逸秀雅苑公廁保潔員莫秀娃清洗公廁內的水池。
莫秀娃是逸秀雅苑公廁的保潔員,5月9日10點許,她正拿著拖把擦洗男廁所的地板,這是她今天第3次清洗公廁了。按照規定,公廁每天要隨時清洗,清洗地面、門窗、擋板等區域都有明確的保潔標準,必須嚴格執行。翻開公廁管理的《保潔檢查記錄單》,當天的保潔情況均詳細記錄在內。“每次保潔,都有專人檢查,如果哪項指標不合格,都會被如實記錄。”莫秀娃說。
“迎面玖香來,進里凈無塵。池中無水漬,方便不急去。”在公廁的意見薄上,寫滿了市民的留言,其中,有一首來自長春的候鳥老人劉大爺留下的小詩《真潔》。“只要市民滿意,我們再辛苦都是值得的。”莫秀娃閑著時,總愛翻翻意見薄上的留言,“里面有對我們的鼓勵,也有改進的意見,這是一種鞭策和提醒。”
海口玉禾田環境有限公司公衛部主任李科世帶上白手套,檢查公廁保潔。
“套上白手套,擦拭鏡面、門框、墻壁,然后查看手套上是否沾染上灰塵,這是檢查廁所保潔是否達標的‘鐵標準’。”海口玉禾田環境有限公司公衛部主任李科世指著掛在墻上的《公廁衛生管理規定》介紹稱,轄區內共有52座公廁,其中21座為玉禾田新建,除公司督察組每日檢查外,市、區環衛局會不定時對公廁進行突擊檢查,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21座公廁全部按照“六凈六無”標準進行保潔,“按照新的標準保潔,公廁不僅環境干凈,連異味都沒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