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寬緣螢,分布于海南省海口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等地。
D 海南可發展生態賞螢鄉村游
曾幾何時,螢火蟲是詩詞歌賦中最常見的“意象”。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朝詩人杜牧《秋夕》。
“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地發光,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希望。”———伊能靜《螢火蟲》。
付新華帶領他的團隊,分別于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在海南進行了多次調查,對海南的螢火蟲多樣性進行了研究。在海南,他們發現了15種螢火蟲,其中9種是未知品種。在所發現的種類當中,6種為珍稀的螢火蟲,2種為瀕危種類。
說起海南那些美妙的小精靈,付新華如數家珍。他說,黃寬緣螢是陸生螢火蟲,調查中發現在海南分布較廣,雨林、山谷、稻田及村莊附近的池塘都有分布。它們發出固定頻率的閃光,閃光為黃色;端黑螢也是陸生螢火蟲,成蟲飛行高度為3米-5米,發出黃色的單脈沖的閃光……米鋪螢只生存于紅樹林中,目前數量大幅減少,珍稀,瀕危。他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文昌市八門灣紅樹林等都發現有分布。
付新華說,螢火蟲的幼蟲以捕食蝸牛、螺類等動物為生,是這些農作物害蟲的主要天敵。在他看來,螢火蟲的存在,還表示了一方水土的良好生態面貌。海南生態環境全國一流,這樣的環境適宜螢火蟲生存。
“對于螢火蟲來說,無論是異地放飛還是捕捉出售,所帶來的都是滅頂之災。”付新華呼吁要拒絕這種殘忍的“浪漫”。2014年起,他還組織媒體記者及志愿者,開啟首次生態賞螢之旅,到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的螢火蟲棲息地觀賞最原生態的螢火蟲。
在2013年的采訪中,本報記者采訪他時,他建議海南保護生態,可以倡導生態賞螢,發展美麗鄉村的旅游產業。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對付新華提出的生態賞螢給予肯定,認為這是保護海南生態環境的一個新舉措,而且對保護海南生物多樣性十分有意義。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臺灣地區,生態賞螢已成為一張鄉村旅游名片,很多臺灣的小山村都會把螢火蟲作為一種生態指標。內地云南西雙版納等地,生態賞螢的效果都很好。
“螢火蟲就像愛情,不要在失去之后才去珍惜。”付新華說,他要在中國培育出幾個螢火蟲的美麗鄉村模式。海南正是他和他的團隊,特別喜歡的地方。
?
相關鏈接:
海南本土 部分螢火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