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2日消息(記者黃暉 攝影報道)“加裝了減隔震技術之后的建筑,可做到‘小震不動、中震不修、大震不倒’。”海口山高實驗學校新區項目負責人孫光兵笑著對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說。據悉,該校是海南省第一所采用了減隔震技術建設的學校,抗震設防烈度達到8度,堪稱海南“最安全的學校”。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海口網記者來到位于學院路的海口山高實驗學校新區項目建設工地現場,實地探訪“最安全學校”的奧秘。
海口山高實驗學校新區用地面積約85畝,學位數2520個,由海南哈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項目共建設7棟建筑,其中包含教學樓、宿舍樓各兩棟,體育館、行政中心、食堂各一棟。除體育館局部采用桁架結構外,其余建筑均采用框架結構。在工地現場,項目負責人孫光兵告訴海口網記者,該項目是海南第一所采用了減隔震技術興建的學校,所有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均達到8度,堪稱海南“最安全的學校”。
隔震橡膠支座。
“最安全的學校”奧秘究竟何在?戴上安全帽后,海口網記者隨孫光兵來到了正在興建的海口山高實驗學校新區的教學樓一樓工地。在他指引下海口網記者發現,該建筑內所有的柱子間都有一個特殊的裝置,它被樓柱“夾”著,將每根柱子分成了兩部分。孫光兵說,這是“隔震橡膠支座”,由多層鋼板與橡膠黏在一起組合而成。“采用了隔震橡膠技術的建筑就像安裝上了一個特殊的‘彈簧’,在震動從地下傳來時,可以極大限度地吸收地震能量,使上面的建筑體晃動幅度大幅減小,得到最好的保護。”孫光兵說。
限位器。
海口網記者發現,該教學樓不僅在豎向的每根柱子上安裝了隔震橡膠支座,在橫向的橫梁上也安裝了阻尼器與限位器。孫光兵說,“橫向方位上應用阻尼器與限位器后,可達到減小水平位移的效果。如此一來,應用了隔震技術的建筑就像被一個托盤托著,可以承受一定幅度內往360°各個方位的晃動。隔震橡膠支座中的隔震層具有穩定的彈性復位功能,能在多次地震中自動瞬時復位,自我修復。堪稱‘會打太極的建筑’。”
性能如此優越的隔震裝置,投入使用會不會增加修建成本?孫光兵給海口網記者算了一筆賬。“海口山高學校新區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其中就有1500萬投入了該技術,看似增加了成本,但原先要使用鋼筋水泥的部分由于安裝了減隔震裝置,這部分的成本也省了下來。我們粗略計算了一下,這部分至少減少了200萬開支,應用減隔震技術,反而減少了我們的成本。”孫光兵說。
據了解,海口山高實驗學校新區中兩棟教學樓和兩棟宿舍樓均采用隔震措施,其余建筑采用減震措施,隔震與減震措施均能達到抗震設防烈度8度的設計要求。這所海南“最安全的學校”將于今年6月底竣工驗收,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孫光兵表示,該公司將在今后的項目建設中廣泛采用減隔震技術,為每棟建筑“保駕護航”。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