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報》外事部副主任薩米·阿勒卡姆哈維
人民網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法伊薩 王晶)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夕,曾在中國工作過的埃及《金字塔報》外事部副主任薩米·阿勒卡姆哈維近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比以往任何一種國際合作形式都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表達支持和合作意愿的國家越來越多,至今在該倡議的框架下已完成數百個合作項目的簽署。
薩米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且并未引起發展中國家以往對全球化的恐慌,這說明了中國這一倡議的正確性。因為中國號召的是建立一種基于開放合作、公平共贏的國際關系,并通過為發展中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來助其實現真正發展。因此,薩米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被稱為中國式開放的全球化。
對于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薩米認為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中國和平發展的歷史事實贏得了發展中國家的信任。中國沒有殖民史,沒針對任何一個國家發動過侵略戰爭。中國領導人始終強調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樂于與其合作。
第二:西方國家曾在全球化的外衣下剝削利用發展中國家,掠奪其資源,使相對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養成了依賴西方發達國家生產、出口的產品和休閑用品的消費模式,同時,少數大的跨國公司還攫取了發展中國家很大一部分經濟收入。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則消除了這些弊端?!耙粠б宦贰背h是負責任的,是真正地追求通過公平、公正和共贏的方式實現共同發展,這使得發展中國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這一倡議中來。
第三: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已經完成或正在建設的項目都表明,中國并非是想通過這一倡議來擴大自身利益,而是旨在實現相關國家的共同發展。“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項目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高新技術經濟合作區,也包括高速公路、鐵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四:“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新型國際關系是建立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的,是適應二十一世紀時代發展的。合作才是被這個時代接受和認可的主流模式。特別是隨著媒體的發展,人民意識不斷覺醒,人民已經從單純的信息接收者變成了輿論制造者。
第五:中國提倡“一帶一路”上的“民心相通”,并致力于讓相關國家的人民都對“一帶一路”倡議有清晰的了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正式的合同文本里,或僅限于政府官員的了解。這也是該倡議的一個重要特點。在這方面,中國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及其重要意義進行的多語種宣傳、相關論壇的舉辦和對不同國家的官員、專家、媒體人員和學生所進行的采訪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外,中國高校還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提供獎學金,這也增加了人們對這一倡議的認識。
薩米認為,以上幾個方面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成功地吸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積極參與,并普遍贏得了那些國家人民的信任。
?
?
相關鏈接:
中國稅收助力“一帶一路”營造公平國際稅收環境
辛國斌: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產業合作 實現共贏發展
中國民企:搭乘“一帶一路”快車?促進互利共贏發展
工信部:將繼續按照“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企“走出去”
2017年預計2500萬國內游客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