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賓
從“除四害、講衛生”到城鄉衛生環境綜合治理,從“移風易俗、改造國家”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愛國衛生運動走過了65年的發展歷程。
12日,愛國衛生運動65周年暨全國愛國衛生工作座談會舉行。愛國衛生運動為13億人民帶來了哪些“健康紅利”?在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國背景下,愛國衛生運動將有何新內涵?
從“除四害”到建設“綠色城市” 健康城鄉治理打造“升級版”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除四害、講衛生”的愛國衛生工作方針為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如今,愛國衛生運動的時代內涵從個人健康衛生延伸到環境綜合治理。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指出,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鼓勵和支持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努力打造衛生城鎮升級版,促進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
“讓百姓成為自己健康的生產者,要靠社會綜合治理‘大處方’。”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說,“愛國衛生運動,就是把黨的優勢和群眾工作相結合,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個‘傳家寶’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爭取到2020年,國家衛生城市數量提高到全國城市總數的40%,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數量提高到全國鄉鎮(縣城)總數的5%;探索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助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顯示,通過國家衛生城鎮創建,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平均降低19.4%,居民對市容環境的滿意率由30%提高到98%,衛生城鎮“升級版”正在逐漸形成。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健康促進拓展新內涵
“從上世紀愛國衛生運動側重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到如今更加注重健康觀念、健康意識的培養,愛國衛生工作的新內涵有效促進了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浙江省愛衛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新衛說。
從“治病”到“治未病”,一字之差反映出愛國衛生工作背景下中國衛生醫療模式的深刻轉變。云南省昆明市用健康常態化管理推動實現“醫生為輔、患者為主、自我管理”的慢病防控模式,“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組”定期活動走進社區,激活了健康共建的“神經末梢”。以信息化手段創新健康管理,貴陽市花溪區利用手機APP實現對糖尿病患者數字化管理,血糖控制達標率提高10%以上。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傅華表示,“公共衛生管理是社會性行動。愛國衛生運動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老百姓成為自己健康的生產者,踐行新時期這一偉大群眾實踐活動的精神內涵。”
把好重大疾病防控“源頭關” 守健康安全“紅線”
“愛國衛生運動是解決我國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抓手。”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指出,愛國衛生運動中要注重遏制傳統流行病高發勢頭,做好重點傳染病源頭防控,打好聯防聯控“組合拳”,守住健康安全的“紅線”。
為在防控干預重點公共衛生問題中下好“先手棋”,針對近年發生的H7N9疫情,廣東省在愛國衛生運動中全面推廣活禽市場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的“1110”制度,從源頭上消除疫情擴散風險。貴州省基本消除了地氟病、地砷病、碘缺乏病“三大”地方病危害,多個重大疾病疫情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將愛國衛生工作向縱深推進。
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張勇表示,下一步,我國將繼續推動愛國衛生工作在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中發揮作用,健全覆蓋社區、村鎮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網絡。
?
?
?
?
相關鏈接:
及時應對 舉一反三 逐一排查 常態監管市殘聯對殘疾人服務機構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