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邢秋民帶著自家的粽子來找銷路。
互聯網下鄉 永興粽子2天賣出近2000個
“昨天趕工包了300多個粽子,現在已經賣出快30個了,大家都說粽子好吃,生意還挺不錯。”邢秋民是秀英區永興鎮美孝村的貧困戶,今天一早就帶著自家的粽子、土雞蛋、蜂蜜到扶貧中心擺臺銷售。“不只在現場賣,我們的粽子還在網上銷售呢,只要訂單一來,立馬發貨。有了農村電商,銷路都不愁了。” 說完,邢秋民開懷大笑起來。
海南省小微企業協會認購300個粽子、海口鋼材經營協會認購360個粽子、秀英區民盟中心認購120個粽子……以粽子單價10元計算,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通過互聯網線上推廣,僅用時2天,永興粽子便賣了近2000個。“活動打響了頭炮,是個好彩頭,要再接再厲,借此機會把永興品牌打出去。”從客戶手中接過預付款,轉身看著一旁正在給客戶打包,笑逐顏開的鄉親們 ,電商扶貧中心青農創業園負責人黃時京也樂了。
永興本地土雞蛋受歡迎。
長期以來,農特產品信息不暢,銷售渠道單一,嚴重制約著貧困戶脫貧致富。今年永興電商扶貧“小試牛刀”——青農創業園聯合20家電商小微企業,推出“永興精準粽籌 盡情包粽端午傳情”粽子DLY體驗活動,在朋友圈里“賣粽子”。活動發出后反響強烈,目前報名人數已達到400多人,本子上記錄的粽子訂單也越來越多。“土特產對城市的消費者有很大市場,農戶有產品,城市有市場,電商能打通中間銷售、物流等環節,實現‘造血式扶貧’。”黃時京介紹,通過訂單式銷售模式,先訂購后加工,可以避免貧困戶的銷售盲區,減輕庫存壓力,“電商+扶貧深度融合,打開永興農產品銷往各地的‘綠色通道’,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
村民自家農產品受歡迎。
“賣粽子”的試水僅僅是個開始,如何讓電商扶貧迎風起舞,并成為精準扶貧的一把“新利器”,是黃時京等返鄉創業青年一直思考的問題。他介紹,后續將不間斷推出此類活動,利用電商資源,加大對永興優勢產品的研發力度,豐富網上貿易,盡最大能力幫助貧困戶發揮他們的潛能,實現最大程度的增收。
?
相關鏈接:
海南開發教育精準扶貧系統 已錄入近10萬名貧困學生信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