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凡人善舉隨處見 文明春風滿椰城
海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近日,海口企業白領林琳用恒心、愛心為自閉癥兒童點亮未來榮登“中國好人榜”;海口“融爸”陳勛虎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鳥老人寫信點贊海口“公交人”悉心照顧受傷乘客……這些只是海口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的一個個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口市通過抓好宣傳教育、典型示范、傳統節日、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優化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精神文明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特別是2015年開展“雙創”后,海口以文明創建為契機,深挖厚重的文化底蘊,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凡人善舉不斷涌現,志愿服務成為城市新風尚,融入點滴、精于細節的文明行動溫暖了一座城,引領了文明新風尚。
打造“志愿者之城” 凡人善舉隨處可見
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外在美,更在于內在美。當凡人善舉隨處可見,大家真誠地給他人帶來幫助和溫暖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著正能量,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會在這個城市深深扎根。海口,正是這樣一座溫暖的城市。
“雙創”工作啟動以來,海口以“五個一”工程為抓手,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項目化。2016年6月29日開始施行的《海口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全民公益活動的決定》,確立每年3月的第一個周日為海口市全民公益活動日。同時,以“建設公益海口,打造一座有溫度的城市”為目標,創新提出并實施了志愿服務“五個一”工程,在制度保障、交流平臺、品牌打造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海口正在逐漸成為一座“公益之城”、“志愿之城”。全市注冊志愿者總數達到25萬多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累計提供服務400多萬小時,其中1個項目、1個社區、1個組織分別入選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誠信海口”“公益海口”“海口城市管家”三大網絡服務平臺建成使用,被《人民日報》點贊為“志愿者之城”。
近幾年來,海口以精神文明創建助推城市管理制度化、常態化、精細化,城市面貌大大改善。建設美麗海口,鄉村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海口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文明生態村創建與扶貧工作深度融合,大力開展環境整治、新鄉賢和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不斷深化文明創建,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總數達到1717個,占自然村總數的80%,2個村莊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演豐鎮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
海口不斷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推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凈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體系,進一步鞏固全社會關心、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局面。靈山中心小學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拓面提質,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城市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文明禮儀、文明旅游、文明環境、文明秩序、誠信建設等創建活動持續深入。
立足新起點 再創精神文明建設新輝煌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好人就是一盞明燈。海口市依托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和農村,特別是道德講堂,用講故事的方式,宣傳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和高尚品質,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瓊山區在府城三角公園搭設“百姓講演臺”,充分發揮身邊好人的正能量作用,通過“講百姓道社會”、“讀黨報講百姓”等環節,以快板、相聲、小品、講故事等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近幾年來,海口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總體水平明顯提升。傳統和新興媒體積極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公益廣告基本覆蓋全市各個公共場所、各個主次干道、各大商業廣場和城區建筑工地。先后涌現出優秀村干部洪慶芝、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李觀連、全國文明家庭李朵家庭等一大批身邊好人、先進典型,廣泛開展先進人物學習宣傳活動,“學好人、做好事”理念深入人心。
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海口將扎實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筑牢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之基。深入推進群眾文明創建工作,注重宣傳引導、培育選樹創建典型和模范人物,充分發揮各類先進輻射帶動作用,推出一批走在前列的文明創建標兵,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力、凝聚力和覆蓋面,以群眾文明創建為引領和抓手,顯著提升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形成與海南“首善之城”相適應的社會文明風尚。
站在精神文明建設新的起點上,我們堅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全市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和廣泛參與,海口一定能立足新起點、再攀新高峰,創造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新輝煌。
記者陳敬儒
(海口網5月15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