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發布
昨日,2016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發布。這是我國國內首個根據全國城鎮居民調研發布的中醫健康養生指數。研究結果顯示,超四成的焦慮情緒人群處于疾病狀態,從20歲至44歲被調研人群中,處于疾病狀態的比例最高達到了23%。
肉食者已病比例25.4%
昨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在北京發布《2016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該報告從中醫角度對全國城鎮居民的健康狀態和養生狀況進行調查研究,調研對象涵蓋了全國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狀況、不同規模的城鎮以及不同的人群。
結果顯示, 2016年度中醫健康指數60.9分。健康狀態居民比例為51.0%,中間狀態比例為 31.7%,疾病狀態比例為17.2%。經常感到焦慮情緒的人中,41.4%的人處于疾病狀態,無焦慮情緒的人只有4.1%處于疾病狀態。
從飲食習慣來看,有吃夜宵習慣的人42.4%處于已病狀態,有不吃早餐習慣的人36.2%處于已病狀態,三餐有規律的人只有14%處于已病狀態。從飲食結構來看,肉食為主的人25.4%處于已病狀態,素食為主的人18.3%處于已病狀態,葷素搭配的人14.9%處于已病狀態。
20至44歲疾病比例最高
根據不同年齡調研差異來看,從20到44歲這個年齡階段,處于疾病狀態的比例最高達到了23%,45-59歲這個年齡段疾病狀態比例為11.7%,60-80歲這個年齡段疾病狀態比例為12.1%。也就是年輕人群的疾病狀態相比老年人而言比例反而更高。
本來20到40歲正是身體強健,血氣盛滿的時候,但是近年來,許多疾病都呈現出發病年齡不斷降低的趨勢。中醫專家分析,20歲至44歲這個階段正是人生學習和奮斗的階段,透支精力、透支體力的情況經常發生,對健康危害極大,而且人們往往覺得年輕身體好,不注意養生、維護健康。
按居住環境分布,城鎮居民的已病狀態比例18.1%,高于農村居民的13.6%。出現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復雜的,整體來看農村的空氣質量較城市更為清潔,農村生活壓力也較小,食材更新鮮等等,農村有利健康的因素較城市更多。
有娃家庭與老人同住更健康
從運動頻率來看,每天堅持運動的人處于健康狀態的比例為41.5%,處于疾病狀態的比例為20.5%。這提示了合理而良好的運動習慣,是維護健康狀態的重要方式。
另外,不同家庭結構健康數據也存在差異。調查結果顯示,“小三口之家”(年輕夫婦+孩子) 疾病狀態比例為25.1% 。易患健康問題中病位主要是胃、肝、脾;而復合家庭(年輕夫婦+孩子+老人)已病比例較低,為13.8%。
對于這一點,與會專家認為,數據結果支持了“有了孩子之后和老人一起住更有利于家庭成員健康”,這也反映出照顧年幼的孩子對家庭成員的健康影響較大,家里老人分擔照顧孩子的事務有利于全家健康。
北京晨報記者 徐晶晶
年齡
20-44歲,疾病比例23%,45-59歲疾病比例11.7%,60-80歲疾病比例12.1%
運動
天天堅持運動健康比例41.5%,疾病比例20.5%
飲食
有吃夜宵習慣的人已病比例42.4%,有不吃早餐習慣的人已病比例36.2%,三餐有規律的人已病比例14%
居住環境
城鎮居民已病比例18.1%,農村居民已病比例13.6%
?
?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拆除五源河濕地公園范圍違建5宗5791平方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