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馨而濟世 平凡中堅守
他們,用工匠精神詮釋醫者仁心
德馨而濟世,術精以愛人。在椰城海口,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終身奮戰在醫療衛生行業一線的“戰士”,將“救死扶傷”四個大字深深地融入到他們的血脈中,用“工匠精神”詮釋著醫者仁心的情懷,默默地守護著一座城的健康與平安。
“傻醫生”攀上“窮親戚”
5月7日凌晨3點,海口市人民醫院心胸外二科主任辦公室依舊亮著燈,53歲的白樹堂剛剛做完一臺耗時7個小時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正在整理病案。從醫30多年來,這樣的夜晚數不勝數,也早已讓他斑白了鬢角。
家住瓊海嘉積鎮的小青娜今年5歲,每次跟著父母回醫院復診都頑皮地賴在白樹堂的懷里不愿離開。“孩子和伯伯特別親,她知道是伯伯救了她。”回想起兩年前,因為家里實在沒錢,差點讓女兒失去活下來的機會,小青娜的父親蔡建壯至今還會熱淚盈眶。
53歲的白樹堂從醫34年,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深知貧困老百姓看病就醫不易。“先心病不像癌癥等治愈率低的慢性病,只要手術成功,治愈率很高,不僅能治愈一個患者,還可以挽救一個家庭。”得知很多患者交不起錢而不能手術后,白樹堂比患者還著急。
白樹堂和他們攀上“窮親戚”,為了給“窮親戚”籌錢,他多次通過微信朋友圈呼吁身邊的朋友捐款,找過省內媒體幫忙募捐社會善款,還曾帶著媒體記者找企業老板捐助。近年來,靠四處化緣,白樹堂先后為近百名貧困先心病患兒免費“救心”。
隨著需要救助的病患越來越多,白樹堂深知這樣的“化緣”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一個基金持續資助貧困患者。2013年9月,他通過朋友輾轉聯系到北京愛佑慈善基金,為我省貧困先心病患兒爭取到一份長期固定的保障。
為了讓更多貧困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也得到救助,2013年,白樹堂與海南省大病醫療救助基金合作,聯合實施“扶起頂梁柱”——貧困患者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專門救助青壯年貧困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挽救了一個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作為一個心臟外科醫生,白樹堂每年至少要做300多臺心臟手術,每次動完手術,哪怕再累他也要守著病人度過危險期,這份守候讓他“守”回了無數條生命。
“守在病人身邊,聽到心電監護儀平穩運行的聲音就能睡得著了,如果聲音有變化我也能及時處理。”白樹堂說,心臟手術不同于其他手術,術后觀察搶救同樣重要,如果一旦發生意外沒有及時處理,病人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脅。白樹堂用多年的經驗告訴記者,一名心臟外科醫生的責任心遠遠重要于業務水平。
平凡中堅守“天使”的職責
“這時候要跪坐在患者身邊,輕聲呼喊,確定他有沒有意識。”5月16日,市政府某機關樓會議室里,120急救中心護士曾文君正在對工作人員進行日常急救培訓。成為培訓指導員兩個多月以來,除了平時進社區、進機關、進單位,曾文君和同事幾乎每個周末都守在市內的急救屋,培訓來自各行各業的急救志愿者。
作為一名院前急救護士,曾文君遇見過各種各樣的病人。有的“三無”病人渾身上下都是嘔吐物和排泄物,她在惡臭中不曾皺過一下眉,每次都是仔細清理好病人的口鼻和身體,為病人做好急救措施并細心保暖;有艾滋病人在家中不省人事,她毫不猶豫地憑借嫻熟的技術為其進行靜脈穿刺,用擔架把病人從陡窄的樓道里抬下3樓,送到醫院;“威馬遜”超強臺風肆虐,瘦弱的曾文君在暴雨如注、危險四伏的夜里,和同事們抬著急救設備,頂著呼嘯的狂風,淌過及膝的積水,竭盡全力趕到求助者身邊……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參加院前急救工作9年,這個來自海南五指山的黎族女孩,始終謹記著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名言,在繁雜忙碌的工作考驗意志的時候,用之勉勵自己。憑借一股倔強的韌勁,她樂觀堅守在高強度、高要求的急救崗位上,出色完成無數次棘手的院前出診、強臺風救援、海上緊急救援以及重大國際會議和賽事的醫療保障任務,總是在最艱苦的急救一線,把關愛和安心帶給有需要的人。
熱血衛士默默守護人民健康
“不能站到疾病預防控制的第一線,就不是合格的疾控人!”?2014年9月,強臺風“海鷗”掠境海口,在第一時間深入災區救援的疾控人員中,記者第一次見到鄺仕壯。3年過去了,他從一名衛生防疫站線的新兵成長為業務骨干。
6年前,當鄺仕壯成為海口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一員時,海口的病毒培養項目還是一片空白。為了盡快摸索掌握用細胞培養病毒的方法,沒有工作經驗的鄺仕壯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加班加點,僅用一個多月就陸續培養出60多份活毒株,遠遠超過國家要求的年任務量,填補了市疾控中心在病毒檢測技術領域的一項空白。
“病毒是一種可以變異的機體,而且由于變異頻繁,只有在第一時間檢測出來才能做好防控防制,我的崗位決定了我不能避讓。”?2014年3月底,鄺仕壯接到緊急任務,要在一個月內,對全市的活禽市場樣本進行禽流感病毒監測檢測。面對突然增加的上百份樣品任務,他不分晝夜地投入檢測,最終在3個市場禽類相關樣品中檢測出H5N1禽流感病毒,那是海口首次在活禽市場檢測出該病毒,為有關部門提供了及時準確的監測數據,有效控制了該病毒的爆發流行。
5年來,鄺仕壯帶領著同事們全程參與組建的海口市流感網絡檢測實驗室3人團隊,承擔著瓊北地區五個市縣的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及登革熱病毒的檢測任務,檢測樣本總數超過12000份,先后完成了50多次應急檢測任務。
“技術和經驗要在實驗中不斷印證總結,至今病毒的細胞培養仍是了解病毒生物學特性和疫苗生產的主要工具,所以我們需要學和做的永無止境。”作為市疾控中心國家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的業務骨干和負責人,鄺仕壯一刻也沒有放松過業務學習和專業技能的磨練。他像工匠一樣,執著堅守在衛生防疫戰線上,精雕細琢,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記者?李晶晶
(海口網5月17日消息)
?
?
相關鏈接:
人老了,很容易被江湖醫生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